本国抗议者的阈值,让他们觉得境外势力提供的援助简直是小儿科。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合众国这些货都是从饭岛爱看到葵司的LSP,而境外势力能提供的无非是《善良的小姨子》这种打擦边球的玩意,正经lsp怎么会把后者放在眼里?
有时候会抱着猎奇心态看看,看完后无非撇撇嘴,然后继续往自己硬盘里塞蓝光原盘……
爱德华吃准了这条,占据住了绝对道德优势后开始对波罗维克进行狂轰滥炸。
罗伯特·凯泽和神父也没闲着,不失送上各种助攻,场面华丽而流畅。
爱德华在杀疯了的同时,内心也嘀咕“尼玛这战斗力也就那样,为啥意大利人之前就输了呢?”
……
梅根看出情况不妙,连忙开始拉架,这次不是拉偏架,或者说是帮着俄国人。
她太了解爱德华了,这货一旦进入状态后,会显出律师的原型,开始质证对方,那样俄国人就有了退场抗议的理由了!
……
辩论最终还是在相对融洽的气氛里结束。
之所以说相对融洽是因为美国队的躺平战术实在太过牛叉,哪怕是波罗维克都没办法。
双方反复出现如下名场面:
俄国人:“你们国家在歧视黑人!”
美国人:“对,你说的不错,我承认!并且你们倒是没有这种歧视,因为你们国家没黑人,所以要不我们送500万黑人过来?”
俄国人:“……”
……
俄国人:“你们国家压制女权运动”
美国人:“对!你说的不错!我承认!要不我们送50万女拳过来?只要她们愿意!”
俄国人:“……”
……
俄国人:“你们国家歧视劳动人民!”
美国人:“对!你说的不错!我承认!要不要我们送1000w熟练的产业工人过来,只要你们能支付同等工资。”
俄国人“……”
……
俄国人:“你们迫害犹太人!”
美国人:“对!……不对,这个真没有!”
俄国人:“抱歉,我说错了,重来”
……
总之这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
虽然梅根宣布比赛结果是打平。
但到了后来场面几乎是陷入一边倒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爱德华利用电视-这个时代入侵力最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把库达耶夫案带到美国的千家万户。
也让欧洲普通人对此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库达耶夫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符号。
这个姓的重要性直追萨哈罗夫与索尔仁尼琴。
爱德华在库达耶夫上的策略实现了,他把这个案子从单纯的苏联内政变成了引发国际关注的热点事件,由此给苏联政府施加巨大的外交和道德压力,迫使他们在之后的审判中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