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4章 名教有危险了(二合一)  爆改大明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行道教和名教完全是两个系统,日常下功夫的方向也完全不同。詹闶想干什么,还真没人能猜出来。

不过也不是每个文官都倾向于名教,更有一小撮文官愿意做些实事,不想把人生浪费在口嗨和勾心斗角之中。

新任兵部尚书刘儁,就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官员。看到纵火弹的威力之后,他一直都在琢磨这东西,压根儿就没有在意詹闶和徐老四的互动。

等到詹闶话落稍缓片刻,就主动开口道:“敢问靖国公,此等纵火弹是否可成为大明军队常备军械,或者靖国公以为,有没有这种可能?”

说完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下官没有觊觎这项技术的意思,就是觉得如此利器,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实在太可惜了。”

刘儁这个人詹闶是知道的,不是因为他做了兵部尚书,而是因为看过他的功绩。以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庶吉士而熟知军务,尤其在大明征战安南期间,多次参赞军务立功。

意外遇到台风而战败后,也没有做扯淡的“一死报君王”之举,而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因为拒不投降而被杀害。这样的人,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都属于极少数的一类。

詹闶对他的感官还是不错的,而且只要他的表现能够跟历史记载吻合,詹闶都不介意在将来给他一些优待和支持。

所以他的问题,詹闶还是愿意回答的:“刘尚书这个问题,贫道也一直在设法解决,但是至少在十年以内来说,想要做到基本不可能。精炼之后的火油,挥发率是原始状态的数倍,难以长途携带,而且更加易燃易爆。

挥发是我教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某物以肉眼不可见的方式消散。精炼后的火油在挥发过程中,会变成细小难察的颗粒,遇到明火就会瞬间燃烧,严重情况下连封在纵火弹里的油脂都可能被引燃。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不过这件事虽然有难度,我教却没有停止研究。目前正在计划中的,就是将火油凝固,以达到更强的威力,和更大的扩散范围。一旦成功,固化的火油会在燃烧状态下黏附于任何人与物的表面,进行持续燃烧,可谓是每一个敌人的噩梦。

当然也不是说这条路走不通,就没别的路可走了。也许纵火弹即便再次改进之后,也依然不适宜大范围装配。但还有另外一种,通过火药爆炸的力量,将铁壳内的弹珠、铁砂崩射至方圆两丈以内,视人员密集程度,可致敌方最多十人左右受伤,失去战斗力。如果这个项目最终完成,我大明军队的战力可提升两倍有余。”

提升两倍以上的战斗力,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变态级别的。而且这里边可不只是战力提升那么简单,同时还能够大幅降低战损,一里一外何止两倍的两倍。

以大明军队和鞑子骑兵对抗为例,本来单拼可以做到五人斗一马,有了手榴弹的大明步兵很有可能一人斗双马还最终获胜。

再结合刀枪不入的黑甲军,高来高去的飞天兵,听说过没见过的大威力地雷,以及刚刚看到的纵火弹,大明军队要举世无敌了啊。

刘儁仿佛已经能够看到,自己再也不用为征调兵力而左支右绌的那天。内心大喜之下,根本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忙快走两步,来到詹闶的面前,抓住他的袖子问道:“靖国公,此物价值几许,制造可快吗,要多长时间可以配装,有无材料限制?”

一串问题敲锣似的问出来,詹闶也有些失笑:“刘尚书,炸药这种东西危险而复杂,用炸药来制造军械就更是难上加难,不可能像八股文章那样一蹴而就。厨子炒个菜还得配料挑火循序渐进呢,何况这种要命的东西。

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设计阶段,五到十年能最终确定设计就很不错了,想要真正完成,没有十大几年不可能的。而且这玩意儿就算做出来了,也只能交给指定的部门管理储存,战时才会按照预估的需求下发。否则一旦流失出去,可能出现的后果,就不用贫道多说了吧。”

一瓢凉水泼过来,刘儁也恢复了冷静,松开双手遗憾地叹口气:“唉,是下官急切了,下官急切了。可是靖国公,如今草原上的威胁犹存,你素来手段不凡,可否制造一些能临时增强战力的军械?”

对这个愿意做实事的兵部尚书,詹闶是真的不反感。拍拍他的胳膊,笑道:“刘尚书不必焦虑,以大明如今的战力,已经可以做到举世无敌了。就拿飞天兵来说,又能投放纵火弹,还能投放炸药包,纵然有十万骑兵聚集,两轮过后能留下一半都算奇迹。之所以要不断研究新的军械,不过是为了保持领先,以免被别人万一冒出来的进步超过而已。”

很多东西没有做出来,詹闶肯定是搂着说的。一来不想太招摇了,二来也是不断给名教挖坑,这帮君子们心黑得要命,他必须时时刻刻提防着点,不引起过分的关注也是其中之一。

可即便是这样,有些人还是会动不动就跳出来恶心他一把。他时时刻刻提防着名教,对方又何尝不是时时刻刻惦记着针对他呢。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