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7章 如履薄冰  外科教父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轻言细语的劝她,好不容易将患者劝回病房。

“这个患者不是计划节前出院的?”杨平问道。

护士摇摇头叹气说:“他们的家属本来是这样说的,但是30号打电话给我们改口说节后再来接老人出院,我追问原因,家属说他们现在在外面旅游,其实家属节前计划好的,把老人留在医院,自己出去旅游。”

原来这样,杨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叮嘱护士:“高龄的,高风险的患者,多看几眼,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医生办公室,除了休假的几个医生,大家都齐刷刷的,居然没有一个迟到的,一大早就键盘声噼里啪啦不停。

""教授到了,准备国庆大查房!”宋子墨见到杨平,立刻提醒大家。

杨平整理一下自己的白大褂:“查房吧。”

办公室的医生立刻齐刷刷地站起来,跟在杨平的后面,杨平步伐稳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岁月沉淀下来的睿智与从容,仿佛能够洞察每一个生命的奥秘,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群年轻的医生和实习生,他们神情肃穆,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医学的热爱。

“无论什么时候,接触病人是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接触病人,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情报。”杨平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

在医疗设备日新月异的时代,接触患者这个基本原则已经被零落,很多医生已经忽视这一点或者不愿意去做,尤其是外科医生,他们常常凭借一张影像图片就可以做出决定:开刀!

一行人缓缓走进了病房,患者是一位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渴望,看到杨平和一群医生走进来,他努力地挤出了一个微笑,那是一种对医者深深的信任和感激。

这个颅内脑干肿瘤患者,慕名来三博医院找杨平做手术,现在已经是术后一周,目前的病情恢复良好,杨平走到病床前,先是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的话语温和、亲切、清晰,仿佛在与一位老朋友交谈,同时,他用那双经验丰富的手在做各种神经系统的检查,仿佛是在与患者的身体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术后恢复非常好,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可以正常参加工作。”杨平边检查边说,同时转头看向身后的医生们,“你们过来做一下查体吧。”

年轻医生们纷纷上前,轮流开始为患者查体,查完体后的他们或皱眉思考,或低声讨论,都试图从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中捕捉到疾病的蛛丝马迹,最后查体的是李国栋,他不仅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而且对患者的其它方面也做了简单的查体,他拿着听诊器仔细聆听患者的心跳声,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与患者的心跳共鸣。

“杨教授,我发现患者的心律不齐,时快时慢。”李国栋医生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说道,因为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这方面的异常。

杨平闻言,眉头微皱,随即又展开了一个鼓励的笑容:“很好,你的观察很仔细,所以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应该成为一个习惯,重点关注只是一个基础,全面关注才是高级形式,刚刚大家查体时为什么只是关注神经系统?床旁的心电监护仪还没有撤,屏幕上的心电图大家关注过没有,还是认为年轻人不用关注这些?”

随后杨平深入浅出讲解如何在临床中全面深入地思考,既包含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又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年轻医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赞同,或低头认真记录,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医学的热爱。

“进一步做心脏方面的检查,今天尽快完善。”杨平给出了口头指导意见,主管医生立刻做好记录。

“杨教授,您节假日还亲自来查房,真是太辛苦了。”患者感激地说,眼神中充满了对杨平的敬意和感激。

杨平微微一笑:“疾病没有节假日,所以医生也没有节假日,这是我们工作特点决定的,我们只是做好本分工作而已,你放心吧,手术很成功,出院后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注意定期复查。”

患者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杨教授,谢谢所有的医生。”

原本这个患者在其他很多医院判定为无法手术,绝望的时候他在火车上听到邻座的人聊起三博医院,说三博医院有个杨教授,那手术水平简直是神仙级别,反正吹得神乎其神,患者记下来,死马当活马医,于是来到三博医院外科研究所,没想到真的可以做手术,而且手术成功了。

查房继续,查房的过程中,杨平还不时停下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他的语气温和而自信,既传达了医学的严谨性,又给予了患者和家属足够的信心和安慰。

而跟在杨平身后的年轻医生们也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医学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所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