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如此简单,毫不犹豫就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并下达了军令,却是眉头微皱,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想了想试着问道:“红将军,这么大的事,难道你不需要请示一下吗?”
“不用这么麻烦,陛下早有旨意,过了黄河,一切皆由本妃自行做主。”
红莺摆摆手,嘴角不由得翘起,微微笑道。
卢象升也是老狐狸一般的人物,见她这副模样,立即就醒悟过来,哪里还不明白自己上当了。
恐怕那秦宇早就有过指示,让他们屯兵在黄河北岸,以攻代守,甚至连屯兵地点,陈桥镇以北估计都说了。
想到这里,一张老脸憋的通红,想他沉浮官场数十载,经历大小战事无数,今日竟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算计了,还不自知,当真是又气又羞,最后只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呵呵,卢军师慢走。”
红莺是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卢象升猜测的没错,圣谕上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大军北渡。
但私下里秦宇却通过情报处给红莺传达了此次的战略方向,那就是大军渡河后,屯兵在陈桥镇以北,原地防守,绝不主动出战。
毕竟这种战略上的事,那绝对要数最高军事机密,明着写在圣谕上难免不会泄露出去,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
虽然这种战略意图,鞑子很快就能看出来,但越晚看出来,他们就越有利。
否则红莺就不会将骑兵全部留在南岸了。
之所以一开始不说出来,就是想要考较一番众将领,这也是秦宇交代。
谁曾想卢象升的反应竟然这么激烈,这么气愤,红莺这才顺势询问,果然卢象升没忍住,不但如竹筒倒豆一般,还和秦宇的战略大致相同。
第二天,大军就起营拔寨,井然有序的向着东北面的陈桥镇而去。
说来这陈桥镇也是非常有名的,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里搞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谋朝篡位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建立了大宋。
当初秦宇北上打鞑子,同样是在陈桥镇附近渡的河,所以对那一带的地形同样熟悉。
多尔滚得知红娘子带着大军向东而来,着实紧张了一把,但仍然不打算退回山东,而是打算让步兵防守各城,骑兵在外牵制偷袭,将秦军拖在这里,等待援军抵达后,切断对方南退的后路。
而皇太极收到第二军团北渡黄河的消息后,顿时大喜,立即就让豪格率能十万骑兵先一步南下,自己也于三天后,正式誓师南征。
这次皇太极不但召集了十万蒙古铁骑,同时还集结了二十五万步兵,八旗精锐更是倾巢而出。
下至十四岁少年,上至四十岁老兵,全部征召参战,七凑八凑,竟然也凑出了十万骑。
其中一万留在山西,一万留在京城,一万留在东北,再除去多尔滚先南下的一万,整整六万八旗骑兵,全部南下。
二十五万步兵,除了少数是朝鲜士兵,其他的全部都是投降过来的汉兵,分别由耿精忠,尚可喜等五位汉将王爷统帅。
不得不说,皇太极将平衡之道玩到了极致。
吴三桂的两万人马,全部是骑兵没有一个步兵,耿精忠的五万人马全部是火器兵,装备着红衣大炮和火铳,却没有一个步兵和骑兵,其他四人各自统率的五万兵马,同样又没有一个骑兵和火器兵。
这就导致六人,单独一人即便有二心,也不敢叛变,因为兵种太单一了,而在皇太极的刻意挑拨下,六人又似同水火,都跟仇人似的,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根本不可能配合着一起造反。
相比起历史上,多尔衮的愚蠢,让汉人将领做大,差点就无法控制,皇太极无疑要高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