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如何是好?  大唐朝请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至于另外一个少尹是谁,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说了算的是节度使。节度使在这会儿的权限极大。

现在正是战乱,大家打成一锅粥,今天你反明天他闹的,天下节度使弄出来好几十个,皇帝怕是都搞不情楚官员委派的事情了。

而他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诸军粮料使,这是个挺好用的官职,而且手下有一个营的人马可用。

唐代军制,一营为一千两百人,别小看这个数字,泾原判乱也不过五千人马而已。

节度使之间的常规战争一般也就是几千万把人。

要知道唐军向来是以少胜多的,万把人就敢硬刚外族十万大军。军队在精不在多,得看战斗力,而唐军正好就不缺战斗力。

想了一会儿,张军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连特么这次带营出来的任务都不知道。

哎呀我了个大槽,这可如何是好?

从凤翔带着人马出来一百多公里,闹着玩啊?

押运粮草是肯定的,可是特么给谁呀?自己是哪伙的呢?按理分析应该是朱泚的,或是受了王命这事儿也说不上,再说,朱泚也挺不了几天了。

李怀光那就不用说了,投奔他和自杀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自己好歹是后世的汉唐拥趸,怎么可能去投一个叛将?肯定应该是拥护以李适为核心的我大唐才对。

不过,张军实在是对李适有点不太看得上眼。

忧柔寡断,偏听偏信,疑心还特别重,在他手里当官有点不太稳哪,看看那些名将名相的下场就知道了。太反复。

不过,这皇帝能活呀,还有二十来年。他儿子就比较出彩了,就当了一百八十来天皇帝就被劝退了。

安身立命啊。得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出路……

军帐里传出时断时续的鼾声。这个心大的想着想着睡着了,主要是精神上还没恢复。

守在账外的张都尉皱着眉头,眼睛里全是忧虑:看这上官的模样,自己这些人怕是前程未卜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