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张公增传  大唐朝请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打磨一下,把木片儿做得也精致些,刻上凹印,把石黛嵌入后以胶粘合,比指略细即可,可称之为墨笔。”

张军拿着自制铅笔比划着给几个木匠讲解:“以木夹之,增加了硬度,这样写画起来就不容易折断了,也不会弄黑手指。

不管是你等工匠用之,还是吾等官民用之,都有好处。此物书写绘制比毛笔快无数倍,字迹清晰,也可以写的极小而节省麻纸。

不用时以木套之,也不会污染衣物,省却了磨墨洗砚的繁琐,极其方便。你等以为如何?造物低廉如此,孩童用来读书写字可好?”

“可是以刀削木来取用?”一个木匠听懂了。

“还是太过于柔软,太易折断了,也太不禁用。”另一个木匠想了想,估计是在心里做了一根出来,然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好用。

天然石墨实在是太软了。

这会儿都是取比较纯净的石墨矿来用,杂质多的硬是硬了,也写不出字描不出色了,就是一块不太坚硬的石头。

但是如果制造铅笔,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纯度高的和纯度较低的一起打磨成粉,然后混合一定比例的粘土烧制出来,即能写字又有足够的硬度。

这个配方也不难,多烧制几次试一试就找出来了,连浪费都谈不上。

只是当下的工艺技术,如何挤出实用的笔芯来是个问题。

张军拿过石黛给几个木匠讲了一下制笔的全过程,磨粉混合挤压烧制的方法也一并讲了。几个木匠如获至宝,细心的用笔记录下来,还特意标上了时间。

‘兴元元年,甲子纪鼠,于府衙得凤翔府尊张公增传石黛制笔之法。吾等幸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