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四季之冬,大汉之春  策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煤炭不同于其他,格外的重,一车还装不了多少,日后定然需要长期运送。墨兄,你看着安排下,组织一支运输队吧。我们的人手有限的很,就不要在矿工里面选了,在其他地方另行招募。”荀攸喝着茶说道。

墨白闻言笑了一声,“不瞒先生,小人这几日间正在发愁这件事。”

“你既然已想到了,看着安排便是,无利不起早,酬劳安排到位,又有什么可发愁的?”荀攸把茶喝的呲溜溜作响,满不在乎的说道。

说起来,喝罐罐茶这个习惯,还是陛下教给他的。

这些事,令荀攸一直十分的想不通。

当今天子养在深宫中,是如何知晓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的。

他现在做的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挖煤,弄火炉,煮罐罐茶,还有那好吃到让人想哭的油饼,全部来自于他与陛下旬月一份的文书。

这让荀攸一直觉得,这些事,不应该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但他却又很清楚,这些确实都是陛下给他教的。

说起这事,墨白的头瞬间就秃了,“先生怎么会这般健忘?这些事虽然都是小人在经手,但杜阳那县令陈灵,小人之前跟您提过的。他在我们的头上都已拿了那么多了,前段时日,还巧立名目各种索拿。”

“我们现在做的是陛下与相国亲自安排的差事,一个铜板的好处可都没落到自己口袋里,可这厮,太过于无理。如今,我们若要另行招募人手,恐怕又要遭他盘剥一波。”

“运煤的人手若太少了,根本不济事。若多了,那陈灵肯定就要出来搅事了。”

荀攸一听,心中顿时恍然。

这事,他怎么可能会忘了呢。

只是一直觉得这是个小事,没太在意而已。

陛下的布置,他这段时日仔细看了看整体局势,也想明白了。

所以,像陈灵这种碍事的人,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小事了。

他迟早是要死的,现在吃进去的,也不过是存着而已。

局势,其实现在还是很明显的。

右扶风,也就是汉安郡这片地方,现在是陛下自己的后院。

陛下步步为营,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头掩人耳目,往这片土地上塞人。

但最终的目的,绝对是想把右扶风,经营成铁板一块,一个有钱有粮又有强盛军马的后院。

如今,其实这一个个的棋子,已经基本上都落下来了。

陈仓有皇甫嵩屯田,休养生息,安定自雒阳而来的庞大人口的同时,也养军马。

雍城有铁,有精锐的黑旗军暂镇。

不过荀攸觉得,黑旗军这样一支注定主动出击的军马,镇守雍城应该不会长久。

此时这样的安排,应该是陛下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借口,往雍城塞人,挖铁养军。

而他荀攸,在杜阳,挖煤。

和另外两位相比,他差的就是养一支军马。

不过,这件事,荀攸觉得应该也快了……

杜阳,应该也快到了陛下想要拿下的时候。

等到那个时候,陈灵,还算个什么玩意?

只要煤炭见了收益,好处不大可能平白无故的往董卓的手里送。

若杜阳被人攻占,煤炭自然也就没了,董卓想要,那就只能是另外的方法了。

但既然墨白重提此事,荀攸觉得确实也应该稍微做点什么,起码意思意思还是要有的。

“看来我得给相国上个折子,诉诉苦了!”荀攸很平淡的说道。

墨白苦哈哈的说道:“先生,早该如此了。”

……

在初入寒冬的月末,新兵连第二批的士兵,终于顺利的结业了。

但人一多,就总是会有一些鬼迷心窍,贪心不足的家伙出现。

就在训练即将结束的前几天,突然有几个人无故失踪。

等到发现的时候,是岑三亲自把他们的脑袋送回来的。

这也是新兵连第二批的士兵,第一次见到引路者的首领。

依旧是那个小院,但这一回,小院中满满当当的塞满了人。

火把的照耀下,那几颗摆在台阶上的脑袋,显得格外的刺目。

岑三黑瘦的身影像是狡黠的狐狸一般,隐在柱子旁。

尽管他站的位置很偏,但在一刻,谁也遮盖不了他身上的光芒。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的落在这个黑瘦的年轻人身上。

终于,他开口了。

语调缓慢而平稳,似乎不带任何的感情,“我没有想到跟大家的第一次见面,会是这样的方式,这令我很抱歉。我想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应该都抱有和这些脑袋一样的想法,会觉得我们这些人,就是一群有点钱粮的,企图在这西京城中起事的贼寇,是吗?”

众人没有人敢应声,一个个屏住了呼吸。

在这个院落中站着的,仅是一百二十人左右,是这第二批新兵连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