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开口道,“如今天下三分,北方归魏,孙权占据东吴,陛下掌管荆州、蜀中、汉中等地,若想北伐曹魏,必先结好孙权然孙权虽有雄才,乃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江东大族多有轻视,如此可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则恰如与虎添翼。”
孙权在东吴的权威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重,在孙权接受曹丕旨意进封吴王之后,宴饮群臣,张昭却是起身调头就走,孙权问他为何,张昭直接把孙权此举比作酒池肉林,这场宴席也就随之不欢而散了。
接下来孙权又大宴群臣,喝到中间的时候,孙权可能是想亲近下群臣,于是端着杯子下来挨个敬酒,这事儿要是放到曹操或者刘备身上,大家伙儿还不得赶紧起身说些承受不起的话?然而孙权呢,敬酒敬到虞翻这儿了,虞翻立马趴在桌子上装醉,等孙权从自己酒席前走过之后,虞翻又起身接着喝,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气得孙权恨不得马上拔出宝剑砍了这货,却被手下给拉住了,虞翻最后也没受到任何惩罚,由此可见东吴很多世家大户都对孙权不怎么看得上眼。
所以沈隆才建议用这种方法来增加孙权的权威,三国演义中刘备起大军攻吴的时候,刘晔就用类似的话来劝谏曹丕,让他不要加封孙权为吴王,免得孙权能利用这次机会增加权威,影响日后曹魏攻打东吴。
其实这事儿对蜀汉也是一样的,一个团结在孙权身边的东吴,和一个一盘散沙的动物,毫无疑问是前者更难对付一点儿但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先抓主要矛盾,眼下蜀汉最大的敌人是曹魏,要是能给曹魏增加一些麻烦,那么多给孙权一些好处也是划算的。
就算是孙权真的能收拢东吴士族,也远不如曹魏强大,等到时候灭了曹魏,再攻打东吴也不是什么太麻烦的事情。
诸葛亮出列附和,“子丰此言甚妙,若能交好孙权,则可让关将军从荆州出兵,另一路从岐山北上,孙仲谋则可领江东儿郎攻打合肥、徐州,如此三面受敌,曹丕必疲于应对。”
合肥啊,孙权怕是不太敢打,张辽还在那儿守着呢,当年逍遥津一战,恐怕早就成了孙权毕生难忘的噩梦。
刘备思索片刻,如今可没发生关羽死在东吴手下的事情,所以他很快就想通了,下旨任命简雍为使者,携带重金厚礼前往东吴册封孙权。
曹丕、刘备先后称帝,孙权心中也难免生出野望,自从孙坚在洛阳取得传国玉玺之后,这种心思就不可遏制地在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心头萦绕,而如今天下剧变,孙权自然而然又冒出了这种念头。
可是东吴不比蜀汉、曹魏,曹操为曹丕扫清了登基的障碍而刘备对蜀汉的掌控比他强得多,又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加成,在汉献帝之后登基称帝大家也能接受,可孙权如今不过是个骠骑将军,距离帝位实在是太远了。
而就在此时,外面忽然有人来报,简雍带着重金厚礼来了,孙权连忙将简雍请了进来,简雍带着刘备的圣旨和九锡进来了,一见到这些,东吴众人为之侧目不已。
简雍随即宣读了册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的旨意,然后送上各种贺礼,其中多是些纸张书册、蜀锦雪盐之类的蜀中特产。
听闻此言,孙权心中暗喜,从骠骑将军到登基称帝远了些,可从吴王到皇帝那就是一步之遥了,当下就想接受这份旨意如今曹丕新才篡汉,汉室余威仍在,而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中最有势力的存在,继承帝位也能得到不少人的认可,他也可以利用刘备的身份给自己增加权威,以图将来大事。
这边顾雍却站出来劝道,“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刘皇叔封爵,否则魏王必然震怒。”
“曹丕不过逆贼之后,如何能与我主相比?若是曹丕胆敢侵犯东吴,我主必定不会坐视不理!”简雍立刻说道。
孙权再次为之心动,起身接下了简雍的诏书,却闻堂下有人大哭,“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主拒曹击刘,如今荆州尚在刘备之后,却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简雍心下长叹,东吴文武都不是甘愿久在人下之辈啊,看来日后联孙灭曹恐怕不容易啊!孙权得了吴王、九锡,当即大喜,连忙设宴款待简雍。
待事后点检简雍送来的诸多礼物,孙权对雕版印刷的各种书册赞不绝口,他苦于东吴士族跋扈已久,当下就看出了这些书册的好处,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成都,继续索要购买书册,希望用这些来动摇东吴士族的根基。
不久之后,曹丕也得到了刘备登基称帝、并册封孙权为吴王的消息,不仅勃然大怒,我刚登基称帝不久,你不来道贺却也罢了,为何要接受刘备的册封?莫不是认为我大魏并非正统,朕比不上刘备那个大耳贼么?
他马上召来贾诩问道,“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
贾诩劝道,“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