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明君  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极殿。

李世民靠坐在椅子,听到脚步声后睁开了眼睛。

见到是长孙无忌,他才打起精神,笑道:“辅机,你来了。”

长孙无忌微微拱手,道:“陛下,这么晚召见臣,不知有何事?”

语气里微微有些疑惑。

现在是凌晨时分,秉笔太监直接来到府传他入宫觐见,但是却并未言明是因为什么事情。

不过刚刚撞见百骑司统领,而现在李世民这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让他大抵明白原因了。

“没什么大事,就是百骑司传过来消息,说西域以西那边有异动,似乎有一个新的强国出现了。”

李世民摇头说道,看向了长孙无忌。

“辅机你如何看此事?”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必忧虑,极西之地苦寒贫瘠非凡,

不论是文化底蕴、政治制度、军队军备,都远不能与我中原相比。

就算有新的强国出现,也顶多是对西域格局有所影响,与我大唐无干。”

自古各朝代都想打西域,只是处于政治诉求罢了。

至于极西之地,那压根不甚了解。

实际西域那块地方荒漠戈壁居多,地广人稀,这注定了那里无法诞生如中原这般辉煌灿烂的文明。

想当然得,人们也以为极西之地同样如此。

因此西域和极西之地那边的格局不论怎么变化,都对大唐影响有限。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毫无征兆地道:“朕又梦到那个东宫余孽了。”

此言一出,太极殿内气氛微滞。

长孙无忌闻言并没有惊讶。

他已经猜到李世民这么晚传唤他入宫不可能只是为了区区西域的事情。

想来也只有这件事,能令堂堂天子夜不能寐了。

“朕一闭眼,就能看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鬼魂看着朕。

他们看着朕被那李承道刺死在这太极殿里.......”

李世民捂着额头,浑身微微颤抖着。

“十年前,那个余孽带着东宫近卫逃了出去,怎么可能会凭空消失呢?”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朕一日不找到他们,朕就一日难以安眠!”

“辅机,你说朕到底该怎么办?”

这样一番话,要是别的大臣听了后恐怕会吓晕过去!

但李世民也不会把这些话说给其他人听。

只有在长孙无忌、长孙无垢这极少数的他能完全信任的人面前,他才会说出自己深藏于心底的忧虑和恐惧。

静静听李世民说完后,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陛下真是多虑了。”

“多虑?”

李世民微微抬头,语气有些不满,“那个余孽要是没死,朕将如何自处?

十年前他带着区区几千残兵就能逃离朕的追杀,此等人物没有死在朕的面前,朕怎能放下心来?!”

李世民的语气里充满了戾气。

长孙无垢淡淡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陛下,您在位已经长达十年了。

这十年里,大唐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天下人无不称陛下为千古圣君。”

“即便那李承道还活着、重新杀了回来,试问陛下天下民心又岂会向他?”

长孙无忌反问道,然后收敛神色,淡然道:

“百姓皆愚,他们不管谁当权,只要谁能令他们吃饱饭、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拥护谁。”

“陛下登基以来的作为,完全配得明君二字!”

长孙无忌最后这番话,完全违背令儒家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若是传出去,不知道会遭到多少大儒名士的攻歼,骂一句大逆不道!

但是这话却真实而深刻。

百姓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关注谁当皇帝?

不然李世民篡位夺权后,为什么没有人起义反抗他的统治?

归根结底,百姓们在乎的都只是自己的利益,关心能不能吃得饱、穿的暖。

李世民登基后治国有方,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所以百姓们根本不会反抗。

就算他是弑兄夺位,顶多就是私底下骂骂,觉得这么做不符合孝道罢了。

至于起义反抗......

为什么要反抗,是活着不好吗?

他们与太子素不相识,凭什么去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拼命?

当然了,若是李世民是个无道的暴君,那么弑兄篡位这一点就是百姓起义的理由。

长孙无忌说完这番话后,李世民的眼睛逐渐恢复了神采,背也重新挺直了。

一种名叫“自信”的东西,再次回到了这位大唐天子的身。

“辅机你说的没错。”

李世民缓缓起身,冷笑着说道:“他李承道就算再次回来又如何?如今的大唐已经是朕的大唐!

民为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