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子内,吸引他们的是应接不暇、变化多端的民风……大理国部族众多,几乎是一个坝子一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建筑、服饰、习俗、饮食。这实在是这些昔日里‘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宋书呆子们,开拓眼界、改变思维的再好不过的课堂了。
让他们感动和自豪是,大理人竟对大宋怀有极大的好感。使团每到一处,都会受到最隆重的招待,离开的时候,那些部族还会奉上最珍贵的特产……当然大国体面,向来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使团会以大宋特产的茶叶、丝绸还礼,都要比他们的馈赠厚重不少。
这时候,陈恪他们才明白,为何张方平要让他们带上这么多物资,若非如此,还真不够赏赐的。这也让陪同的大理官员暗暗赞叹:‘天朝上邦就是泱泱大气……’
这群大理官员,早就被宋使的文采折服,每日里像学生一样跟着他们,一旦有诗赋新作,便马上让人抄录下来,不仅自己欣赏,还要送到大理城去,先给君王公卿欣赏。
现在又见大宋使者雍容有礼的对待各部部民,亦得到各部民发自肺腑的爱戴。他们简直成了宋朝的脑残粉。
但那杨义贞和高升泰,虽然也是笑容满面,眼里的阴云却越来越多。
陈恪冷眼旁观,对这两家的心思有了初步判断。暗地里,他和吕惠卿、曾布一合计,发现大家想到一块儿了,看来虽不中亦不远矣……
要说这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国的领土,也承袭了其官制与区划。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后来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面积将近后世云南的三倍之大。
但它与南诏国不是一回事,其最大的变化,就是统治民族变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主要是乌蛮和白蛮两族,南诏国是乌蛮人建立的,可到了末年,权臣郑买嗣弑君篡位后,短短三十年间,皇权四易其主,乌蛮的势力迅速衰落,白蛮趁机上位。
郑氏之前的两朝皇族赵氏和杨氏都是白蛮,郑氏本身也是白蛮。宋太祖出生前一年,杨氏的首领杨干贞篡位登极,当时段氏首领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因为传言其有帝王之相,在疑惧下,杨干贞对段思平狠下杀手。
段思平全家被杀,只身逃回通海后,联合白蛮大族,向东方的乌蛮三十七部借兵,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逼杨氏退位,最终建立大理国。但杨氏仍然是乌蛮大族,且段思平主要靠借乌蛮之力起事,本身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担心一旦把杨氏消灭,自己会被乌蛮所吞。
所以他没有消灭杨氏,反而善待他们,这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也使得大理始终是白蛮的天下。但为了给乌蛮一个交代,他又分封诸侯,把国家除了国都大理外,分成了两都督、六节度,分封给随他起事的白蛮、乌蛮的贵族大姓,杨氏也在其列。终于稳住了政权,传国至今。
但这种只顾眼前的姑息政策,也给子孙留下了祸根。如今在大理国是权臣当道,且都有兵有地盘,其中最横的就是这高、杨两家。
高家,是当年三十七部乌蛮首领,被封为岳侯的高方之后;杨家,就是前代皇族之后。几十年前,白蛮大族董氏叛乱失败后,这两家因为勤王有功,便脱颖而出,完全超过了其它六家。为了压制其中一方,大理国王不得不倚重其中一家,等到这家势大后,再倚重那家,结果就这造就了两家尾大不掉的权臣出来。
完全是饮鸩止渴。
-----------------------------分割----------------------
这卷开头实在是太难写了,几乎是写一段查一段,因为大理国的历史,都被朱元璋消灭了,现在流传下来都是传说。为了考证历史,我用两倍的时间都更不出一章来!又是这个点了,下一章只能明天还了,唉。
不过好消息是,基本查完了,后面就可以展开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