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辞兵洲(2)
吴世琮等人渡过了江,给了老船家该给的钱。可是,老船家却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
“老伯,你怎么认识我?”
“看来,你真的是少将军啊。”
老船家得到吴世琮肯定的回答,一下跪到了龙威将军吴世琮的面前:
“少将军,想不到我还能在这里见到你啊。”
说着,跪着无声地哭了起来。
少将军,是前些年还在云南时,吴世琮等一批年轻将官的称号。那时,所有军营里的士兵都管他们叫少将军,再加上,在这群少年将军中,吴世琮是最突出的,而又是平西王的子侄辈,就更是受人尊重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伯,你快快起来说说。”
说着,吴世琮伸出双手,把老船家扶了起来。
老船家爬起来,擦干了自己的老泪,慢慢对吴世琮说:
“少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其实不是什么当地老百姓,我们就是前几年平西王经过此地时留下来的老兵,我叫朱继。”
“啊?朱继?留下来的老兵?”
原来,几年前,吴三桂云南起兵,一路经由贵州打到湖南。
当打到这里在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从云南起兵一年多了,将领、兵士们早已经从一开始的满怀豪情到现在的情绪低落。再加上,粮草、衣物等长期供应不上。
就在这条江边,平西王吴三桂想着这一切,也对前途产生了迷茫。
那时,刚好是冬天,他们住在江心的‘江心洲’上。冷冷的河风吹过来,更增添了几分行军路上的惆怅与凄凉。
平西五吴三桂看着身边几个一直跟随他,从山海关一起打过来的老兵,心里不免有了几丝同情和怜悯。
他突然想到,他们和自己一起,差不多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可是,老了身躯、白了头发,却还在跟着他东征西战。他们的‘前途’在哪?他们真的会‘埋骨他乡’吗?
要不,放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回家吧!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走’之前,能回到家乡。另一方面,现在粮草、衣物严重不足,辞退一些老兵,也是减少军费开支和精良部队的一个好措施。
当天晚上,就在这个岛上,吴三桂把所有的老兵都招集起来,声情并慕地给他们说了一番话,劝他们从此远离兵戈、回到家乡安享晚年,并给每个愿意回去的人发放了盘缠。
所有的老兵感激涕零,深深感到这一辈子跟着平西王干没有错,哪怕是起兵造反。
第二天,平西王吴三桂就起兵开发广西、湖南,把好大一批老兵都留在了这个岛上。
为了感激平西王的知遇之恩,老兵们就把这个荒岛起名叫‘辞兵洲’,他们在岛上足足逗留了好几天都舍不得离去。
这就是今天早上,吴世琮等在江边看到那块崭新的‘辞兵洲’石碑的原因。
可是,一阵激情和怀念过后,有的老兵拿着平西王给的盘缠回去了。而好大一部分,这一辈子都跟着平西王东南西北地打仗了。现在,连家在哪里、家里还有没有人都不知道。
他们又怎么能‘回去’。
又能回到哪里。
再加上,这些老兵,大多数都是跟随吴三桂林山海关过来的。现在,北方是满清,而吴三桂虽然是满清的平西王,就是平西王打开的山海关放清兵入关的。
可是,现在却又起兵反清了。
像他们这种‘叛军’的部下,能从这里走回北方的老家吗?也许还没等他们走出一半,就会被清兵全部追杀致死。
所以,好大一部分老兵根本就没有回去、也不敢回去。而就在当地留了下来,参与了当地老百姓的农业生产,上山打猎、下河网鱼。
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又不能回到亲人身边。他们对于军队的怀念和留恋可想而知。
他们想着再去从军是不可能的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原来的部队。还是他们一直看着长大的、爱戴的少将军吴世琮(那时的吴世琮还是少将军而不是龙威大将军)。
这一切,龙威将军吴世琮肯定不知道,他知道行军途中,当时的平西王吴三桂对军队进行了精减。到底怎么减法、减了哪些人。那不是他当时所要考虑的事。
现在,在这几近荒凉的小渡口,竟然遇上了‘故友’,吴世琮也有些激动。
这和他近期执行的任务有关。
一个人带着三十几名家丁,一路惊慌失措地护送前大周皇帝的遗体秘密安葬,身边能说上话的,除了副将吴畏吴惧两人,又还能有谁。更何况两副将都比自己年轻,又是自己的部下,自己只能假装坚强。这是一个独立带兵打仗的将军应该承担的责任。
现在,突然遇到了几年前留下的老兵,就像看到自家亲人一样。委屈得龙威将军吴世琮差点哭出来。
“老伯,你们还有多少人留下来,仍然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