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01、祭祀明孝陵(2)  大周残阳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01、祭祀明孝陵2

却说大清康熙皇帝秘密出宫,微服私访黄河水患。视察结束,却突然大张其鼓地南下江南,并大张其鼓地祭祀明孝陵。

南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蕃叛乱,几年前才刚刚平息。近几年还时有三蕃叛乱的残余势力频繁出现,并为患朝廷。

加上几年来发生的京城行刺、大闹五台山、木兰秋狝事件等等,是不是与三蕃叛乱有关,现在都不得而知。

这个时期,康熙皇帝南下江南,明目张胆地祭祀明孝陵。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康熙皇帝,在众文臣武将及江陵众臣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来到明孝陵。

祭祀活动也在大清皇帝进入孝陵以后,顺利开展。

祭祀明孝陵,是一件严肃、庄重、认真的事。

在封建王朝,祭祀活动本就是国之大事。不过,那都是祭祀本朝的先帝先皇,即是自己皇族祖宗。像这种祭奠前朝的皇帝皇陵,古也有之。只不过,那也只是某某皇帝路过某某前朝皇帝陵寝时,出于尊重,或许会派出自己的近臣或太子、亲王等前去祭祀,以表达对前朝皇帝的尊重。

大清的皇帝却在这刚刚平定不久的南方,大张其鼓地祭祀前朝皇帝陵寝,真的有些让人费解。

不过,既然祭祀是一件庄严认真严肃的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还得按祭祀活动该有的程序和规模进行。

康熙皇帝带着太子及众臣,进入陵墓区,在特定的宫殿里换上地方官员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祭祀服。其他的祭祀果品等,也在这个时候由地方官员和皇帝身边的人一一摆好。

祭祀活动马上开始,按照皇家祭祀活动的程序,首先祭祀的是天地神灵。

进入正式的祭祀活动后,皇上身边,以及太子身边的近臣太监等就不能参与祭祀活动了。特别是太监,他们没有这个权利,也不允许进入正规的祭祀场合。

太子身边的小太监南方,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太子的身边蹓出来的。

康熙皇上一身祭服,在陵墓守护人员的带领下,缓缓来到明孝陵即朱元璋的陵墓前。其他的人如太子等,紧紧地跟在皇上的身后,在朱元璋的陵墓前排成一行。默默地对着朱元璋的陵墓轻轻磕了三个头。

康熙皇帝向前一步,从身前祭台上拿起一杯酒,转过身来,走过身后的一排人群。然后,面对青天,把酒杯高高举起,嘴里默默地念叨着什么。然后,把一杯酒轻轻地洒在自己身前。

身后的一位祭祀者递过来第二杯酒,康熙皇帝以同样的方式,把它洒在地上。

祭天三杯,祭地三杯。

康熙皇帝回过身,回到孝陵的墓碑前,对着墓碑又举起三杯,然后洒在謩墓碑上。

最后,他亲自举起一杯酒,对着墓碑又是三叩首。然后双手举起酒杯一饮而进,喝干了这杯酒。

站立两旁的军乐队凑起了军乐,旁边的一群士兵放起了鞭炮。陵墓区的所有士兵手里的旗帜开始摇动起来。

一阵鞭炮、军乐、呐喊声后,一位近臣从康熙皇帝身边走出来,念起了长长的祭文

康熙皇帝和所有人一样,庄严肃穆地站在一旁,认真而虔诚的听着近臣念诵的祭文。

整个陵墓区也是一片寂静,寂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让近臣的祭文能够传到很远很远。传至陵墓区外的森林里。

除了陵墓区内,陵墓区外的几处森林中,是否露出一种与这祭祀不太协调的气氛。

在近臣整个诵读祭文过程中,大清康熙皇帝的表情从最开始的庄严肃穆到左顾右盼,再到后来的坐卧不宁。

是祭文念得太久了?

善于骑射的马上皇帝,不至于就这半个时辰都站立不了。而其他的文臣武将、士兵随从等,仍然站得笔挺如初。

好不容易,祭文终于念完了,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大清康熙皇帝为前朝皇帝朱元璋明孝陵题字。

“恭请大清康熙皇帝为孝陵题字”。

康熙皇帝并没有注意到祭祀场里变化,仍在左顾右盼,谁也不知道这时的皇帝到底在看什么、想什么,还是在寻找什么。

近臣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康熙皇帝才如梦初醒般从自己的思绪中醒过神来。

另外两个随从,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笔墨、案几等抬了过来。轻轻放在了孝陵墓碑前。

康熙皇帝走了过来,站在案几前,再一次对着墓碑行了个礼,然后转过身来,提起笔

可是,却久久没有下笔。

他是在酝酿要写的字?

这可不是大清康熙皇帝的性格或者他是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几次题字,其中也包括上一次在五台山上。

这一次,会不会也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

他再一次把毛笔笔尖放入砚台,仔细地又沾了一遍墨汁,然后,好像下了最后一次决心,笔走龙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