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9章 总部迁到延安(之前一章有违禁词,正在申请解禁)  振奋新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晋商吵房团逼着不得不进行搬迁的李侯爷,怨念很大。又得花钱重新建一些设施,关键是建的这些设施又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钱花的有点浪费。

为了省点钱,李振新将整个建设规模极力的压缩,反正是可有可不有的设施一律不修,到最后连张同敞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本来他也是主张修建规模要小一点,这样做就不会违制,体现了对皇权的尊敬。但没成想,李侯爷批下来的的建设方案,小到一些机构都容纳不下,这也太过吝啬了。咱们也是不差钱的人啊,没必要这么省钱。

饶是如此,建设工程也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到了1651年6月份的时候,搬迁工作终于要进行了。

这次搬迁中,很多原有的机构还是留在了延川,比如李侯爷的家就暂时搬不了。

侯爷夫人马上要临盆了,这时候折腾着搬房子,影响胎气怎么办?张娜现在小心的都快疯魔了,李振新建议她顿走动一点,都被训了一顿,说是瞎出主意。没办法,暂时只能两头跑,异地办公了。

“侯爷,这油路确实有大用,如今咱们从延川到延安可轻省了不少!你看这两地往来的车辆,就没有断过!”张同敞和李振新一行人,沿着油路正在往延安赶去。宋应星在此之前,已经带着一批人到延安了。

看着油路上往来不绝的车辆,李振新也有些意动。来这个时代七年了,重要在陕北这个地方做了些成绩。至少交通环境,因为他的到来而有了大幅提升。

交通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起码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就很明显。一路走来,油路两边新修了不少房屋。很大一部分是砖瓦房,这在以前事不可能出现的。延安府的人,主要以土胚房和窑洞为主,那有那么多钱修砖房?

在延安的办公大楼,并不小!是一座四层楼建筑,大大小的机构基本上都集中在这栋大楼里,李侯爷的将军府也没有独立出来,只是在楼中分出了一部分。

“诸位,今天是正式搬迁的日子,多余话就不说了,今后大家还需要继续努力,可不能生出懈怠之心!”在搬迁晚宴上,李振新简单的讲了几句话就结束了。反正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折腾大家。

延安是陕北重镇,但是城市规模并不大。现在全城的人口也就一两万人,这还得算上附近的农民。

既然行政机构搬到了这里,那么对延安的经济发展就要重视起来。毕竟是一座府城,总不能被旁边的延川县一直压着吧!

这里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哪?最后定为棉纺织业和成衣产业为主,然后将延川的制造业适当的往这边迁移一部分。延安这里能种植一部分棉花,同时也可以通过渠道从关中等地进一部分布料。

棉布虽然价值没羊毛布大,但是产量和用途可比羊毛布广泛。在对草原的贸易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羊毛布再好,也不可能全用它做衣服。贴身的衣服,还得用棉布。

棉花也是新式火药的重要原料,是战略物资。鼓励这一带大范围的种植,还是有必要的。反正这里的土地粮食产量也不怎么高,在一些山地上种棉花,可能比种粮食还划得来。

有了缝纫机,成衣产业就开始大发展了。现在延川那里已经出现了好几家小的成衣厂,将兴平军军装被服厂,延川迁到延安,应该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大发展。

“宋先生,咱们这里若是织布棉布的话,能不能产出和南方质量相当的产品?”与延川的其它产品相比,棉纺产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庞大的竞争对手。

江南是现在世界纺织业的中心,非但如此,再过两百年它依然霸占着这个位置。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江南的手工业纺织产业都能凭借人力资源优势,和人家正面杠,由此可以看出它们有多恐怖。

李振新也没想着和这个巨无霸抢市场,目标很明确。能把本地市场占过来,再稍微能往草原上卖一点就不错了。

“要想和产出和江南差不多的棉布,除了纺织机械以外,还得建暗房,我看用水泥就能建!河北那边有农户在地窖暗房里织出的布与江南布相差不大。”宋应星是这方面的大专家,人家家里就有织布厂,提出意见自然是相当专业。

在地窖里织布?这是怎么一个操作?李振新有点搞不懂到底是什么原理,可能和空气湿度有关吧。既然宋专家说能够解决,那就不用费劲琢磨了。

不过在暗房里织布,工作环境就有点差了。还涉及到照明以及防火的问题,棉花这玩意最容易着火,建厂房的时候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一点。

离军政府办公大楼不远的距离,有一处小楼也迎来了新主人。亢老爷子,赶在李侯爷搬迁的前后脚,也搬了过来。这是人家自己修的办公室,名字很直接,军政府协理委员亢景业办公处。

为了庆祝乔迁之喜,他邀请了好几个与自己一样身份的协理委员,参加晚宴。有陕北的宋老三,晋商乔大元等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