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平原修一条铁路,是有必要且有重大意义的。整个北方地区,近百年来发展滞后,一方面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交通环境的问题。自有了大运河,长安就开始极速衰落。到了武则天时期,长安就完全失去的心城市的地位,只不过是靠着政治地位苦撑。
大唐结束后,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再考虑过将这里定为都城。由此可见,交通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有多大。建一条铁路,虽然未必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但起码能缓解。
关铁路,在规划上比绥远铁路逼格高。绥远铁路是双线设计,单线建设。而关铁路,李振新的打算是直接双线施工,一次到位。关地区是平原,施工难度比较小,这里的人力资源也丰富,最重要的是,对运力的要求高。若是只建个单线,基本上建成后,就满足不了运力的需求。
建双线还有一个原因,如今的油路建设出了问题。沥青这个重要原材料,暂时满足不了大范围铺设的需求。
已经开工的绥远油路和延长油路,就已经因为原材料紧张而耽误了不少工期。
造成沥青原材料紧张的原因是,当下采油方式太原始,一年下来开采不了多少石油,炼出来的油倒是能勉强供应市场,可沥青就实在有点不够。绥远修的油路,已经用大量的煤焦油来代替石油沥青。关修条东西向油路的计划,只能暂时推后。
启动关铁路计划,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向民间撒钱。这同样带来了一个问题,钱撒出去怎么收回来?货币需要个有效的蓄水池。促进商业繁荣,民间就需要大量的货币,然而货币若是长时间滞留在民众,也不是一个好现象,时间一长,官府就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力。
回收撒出去的货币,税收是一个方式,但不能完全靠这一个段,税收政策是需要稳定性的,不能频繁变动。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内,通过税收,回收货币的比例是一定的。
在延川的时候李振新的办法是搞房地产,后来到榆林和延安后靠的是振川公司的商品。
现在这两条办法都有点没法用的迹象,振川公司体量再大,也撑不起整个陕甘的摊子。再说一般情况下货币最容易滞留的人群,是产及以上阶层。贫民有钱会用于日常生活消费,产阶层的日常生活品消费比例并不高。
“能不能用房地产,恰烂钱?”李设计师悄悄的问了一下自己。琢磨了半天后发现同样行不通。延川搞房地产是有特殊需求的,当时四周皆是清军,民众安全感差,不敢在城市四周生活,所以城市的地皮是紧缺物资。更何况那时候说是搞房地产,其实赚钱的大头是建材。现如今整个建材市场,振川公司的占有率非常低,即使能把房地产搞起来,恰来的烂钱也被建材商们搞走了,还是回不到军政府。
靠房地产回收货币,必须要在地皮上打主意。可地皮一时半会吵不起来,可把人给急死了!
“别山、咱们关地区的教底子还是有点薄,教不昌啊!你有这个感觉没有?”李设计师苦思冥想,还找到了一个天才办法,开始忽悠起脑袋不是太灵光的张同敞。
“国公,莫非是想要推行陕北的学校制度?吾觉得可以实行!”老张作为读书人,对发展教育这事自然举双赞成。
“推行学校制度,是势在必行!但眼下有个问题,咱们军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整个陕甘地方实在太大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实在不行咱们能不能收些费用?毕竟自古以来收束脩是天经地义的事!”
张同敞果然脑袋不灵光,稍微一引导就很上道的提出了付费教育。
“让百姓自己掏钱供养读书人,这不是吾办学校的初衷啊!”
“国公,任何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你不是说凡事都不能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想要一步登天吗?搞教化这事你就有点着相了,咱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等有余力了,再把百姓负担给免了。”
“别山,你一语点醒了吾。这样,先在关,榆林等地进行试点。小学生,第一年全部免费,第二年学业排名在先的一半免费,另外一半只收伙食费,第年和第四年前一半免费,后一半收伙食费和书杂费。学生要考试入学,分为正副两榜,进入正榜的全部免费,副榜需要出钱才可入学!大学同样如此!”
“这与捐监是同理,怕是不妥?”张同敞的想法是收地方教育税,没想到李国公的主意是从富家子弟生上榨钱养好学生。
自费上学这事,并不是后世才有的举措,古人把这玩意玩的早就花样百出了。很多人以为明清时候官员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的低层官员和技术性官僚,并不是进士举人身份。什么捐监、恩监之类的多了去了。到最后太学国子监,都弄成关系户专业镀金场所。
进士之所以含金量高,是因为最终成为大佬的会大。这就好比后世虽然大家都是公务员,可真正成为主政官员的人基本上都不是普选考试出身的人。像什么选调生和遴选干部,这些人才是步入升职快车道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