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惊变  情渡今生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打上次在王老汉家捉鬼之后,雨洛便再没去打听什么鬼怪,更没再扰几人探什么稀奇。那夜的惊险让他心里长了记性,好在天降异响救下了孝清,若不然他连同几人的性命都要交代掉。

孝清应了父亲的嘱托,开始勤勉用功日日苦读、夜夜疾书。若是读书累了闷了,便到上官乐师那里抚琴吹箫学学音律,也常到陈夫子那边学习丹青妙笔。

就这么苦读圣贤书,日月星辰相更迭,时间流转犹如白驹过隙,静下心来却也不觉得时间飞快。

三春一夏又一秋,眨眼间又过了五个年头。昨日的懵懂少年已然长成了个青年才俊。白衣素青衫,目秀眉锋含;执笔如有意,落笔绣珠环。笔落画成,拂下袖摆,喜道:“姐姐,画成了,你且来看看我画的如何。”

那亭前端坐的是三小姐素荷,那落笔点丹青的俊逸男子便是刚入舞象之年的李孝清。

素荷莲步轻移,裙摆如波,到案前一瞅,面带柔和夸赞道:“弟弟这丹青之作比那沉庭里的画师也不遑多让啊,这一看去画中人仿若是活了一般。”

“姐姐谬赞了,这画全得益于姐姐的天姿国色,方才能有这般风采。”孝清谦逊,笑着回了一句。

素荷只道他年纪大了到学会了贫嘴。

今年帝诏科举考试于八月初五,细算也仅剩不足一月的时间。高瑞晨近月来整日闭门不出,许是为了今年的考试做最后一搏。高家五小姐倒是常出来走动,替哥哥递些书信给同窗好友。

陈峰一切照旧,不急不躁,夏练暑,冬练寒,考究他那一身武艺,也偷练旁出学的些术法,科举考试近了,也不见他闭门苦读。时常到那高家引那五小姐出门,还送些小礼物给她。这些年两人已是熟络的很,杨夫人看在眼里并没有太多喜色,反而不大待见这陈峰。几次陈峰来寻她都被杨夫人嘱咐下人关了院门,连番吃了数次闭门羹,陈峰也只得趁五小姐出来送信的时候同她说说话。

两年前公孙雨洛退了私塾,说是举家搬迁回祖地,走前还同几人在醉春楼伶仃大醉了一场。退学后的第二天,孝清独自到羁灵山下公孙府中寻她,屋中的公孙雨洛已然恢复了女儿装束,便唤她一声雪儿。问她家人欲要搬往何处,她也不答。临行前孝清从怀里掏出了一方白色手帕还她,那是第二次又见她时捡到的,应当是她的,雪儿没接,只道是赠与孝清留一念想。

已到了及笄之年,公孙雪儿出落的亭亭玉立,风姿韵色修眉眼,煞了桃花千百枝。水灵灵的大眼睛脱了稚气入了涟波,粉嫩的衣裙遮不住脖颈雪白的肌肤。骄阳下遮一柄油纸伞,两环鬓发多生俏姿,别了故人上了马车直奔西去。

不叫旁人看她泪眼婆娑,需把深情藏心间。此去,不知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才能再见?

今日朝堂上,边关不断来报土番犯境战事吃紧,前前后后已损失数百过千的兵士。这一段段兵败急报直教天子陛下龙颜大怒,将那几份折子狠狠摔在案桌上,喝道:“小小土番胆敢犯我大唐,还破我数军,简直是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说罢向朝中一帮臣众扫去,龙目藏锋,威严盖世,忠臣只得低首不敢言语,天子又道:“可有哪路将领愿出征边关荡平番乱?或有人选举荐?”

这话可叫有心人得了窍。

宰相刘继赶忙出了列,阿谀姿态道了声万岁,谄笑着禀道:“臣有一人向陛下举荐。”

“速速讲来”天子龙目看向他,没有过多的表情,只道。

刘继瞥了一眼身后,略微顿了顿又禀:“我朝中大将军数位,但闻李志大将军骁勇善战,前也立有颇多战功。想来大将军前去的话,只一人带兵都定能取了胜仗。此次平番臣特向陛下举荐李志将军。”

一旁,贺太尉心头大惊,暗骂:这老东西真是歹人,明知此次番乱非常,却只举李志一人,当真是存心要害他。

天子闻言看下众臣,李志也无奈,急忙出列躬身奏道:“臣愿前去平番。”

看他自觉,天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那朕命你为平南大将军,前去平番,待爱卿得胜归来,朕会再赏。”

贺太尉见陛下果真下了决定,急忙出列劝谏:“陛下,此次番人犯我大唐已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若只派李志一人前去怕是挡不住啊。”

刘继却讥笑他:“你莫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是说你对大大将军的能力有意见?”

贺玉心里大恼,又向天子劝到:“陛下,边关战事胜败关键,还望陛下三思呀。”

天子思量片刻,问李志:“朕若命你一人前往,你可有异议?”说是询问,但是眼神冰冷,却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态。这李志怎能听不出,心里大骇,只得硬着头皮,应道:“臣无异议,愿一人带兵前往平番。”

“很好,那你明日天明便出发,不得有误。”天子面上闪过一喜色,下了诏令调了兵权。众臣深知君意,都不敢再谏言。

贺太尉同刘继也都退回各位,两人面无波澜。同朝为官,免不了权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