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确实都是大汉目前急缺的,但都属于物质层面。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想问题。
“如今举国上下唯利是图,不思民生艰辛,长此以往必受其乱。
所以,我大汉缺少的是简朴仁爱之风。”
这是针对丝路开放之后,商贸空前繁荣,部分黔首跑进城市经商,或者是从事手工业,因此担心将来无人耕田种地。
持此观念的大部分都是些清流,他们忧国忧民,常常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
这种人刘志一直都是钦佩的,但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缺点,就是过于偏激耿介,行事不懂得变通。
所以一般都会被任用为御史,大多能做到秉公执法,不为强权所动。
但他们却不适合作为行政官员,容易凭借自己的标准行事,难以站到公正的立场上。
“大汉如今励精图治百废俱兴,无奈阴阳失调,天灾人祸频繁,所缺者唯国运而已。
臣建议陛下南郊祭天,为万民祈福。”
后汉国运衰弱,是广泛流传于世的一种悲观说法,尤其是最近百年来,大多数皇帝都子嗣不丰,天灾不断,瘟疫绵延。
这些都是非人力所能改变的,除了唯心说,实在找不出其他的解释了。
从前官制未改之前,每次天灾都会罢免三公之一,向天下谢罪。
刘志也曾经以这个理由罢免过太尉黄琼,可此次大旱加上瘟疫,却毫无动静。
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灾情会愈演愈烈,趁此机会劝诫皇帝开坛祭天,顺便再把一品大员罢免一个两个的,免得昊天继续降下灾难。
提出此建议的胡广,本身就代表了大部分老派世家的想法,他们读着儒家经典,却又信奉道家的天人合一。
这也是大汉几百年的主流思想,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刘志点点头,按照惯例,圜丘祭天三年一次,一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方。
祭天日在冬至,而去年他刚刚举行过隆重的祭天仪式,按道理还要过一年才会轮一遍。
可如今气候反常,灾祸不断,为了安定民心,他也确实应该破例开坛祭天祈福。
至于罢免类似于三公的人物,还是再考虑考虑,看情况再说吧。
不过,此时他并不打算讨论,就事论事,还是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吧。
“你们说的都对,这些的确都是大汉目前所缺乏的。
但朕觉得,若论其中之最,却是团结。
一个国家,若不能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同心协力,恐怕会事事难为。”
刘志面带微笑,语气也很温和,说出来的话,却明明白白的在内涵这群臣子们。
都到了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儿与我争权夺利。
这些行为若在平时也未必就不对,但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事,如此不分轻重缓急,毫无大局观念,让刘志有些失望。
他上位以来,上到科举、官制,下到土地政策和教育、科技等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
可现在他才深刻的体会到,无论他改变了多少,都无法从意识形态方面改变古人的思想。
“前些日子天竺和身毒的使者,曾经求见于朕,商谈象牙海湾的事情。”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一愣,什么时候的事情?他们怎么半点风声都没听到。
不过自从商路畅通以后,经常有大量的西域商人来到京师,他们中如果有人怀揣着秘密使命,很可能不会走朝廷正规渠道,而是通过龙麟卫求见陛下。
刚才传阅的资料里也说了,之前叶调国就是受到天竺商人的控制,如今已成为了大汉的领土,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那里的利益。
“他们想出钱与我国共同开发象牙海湾,建造港口,然后拥有部分港口所有权。
诸位觉得朕是该答应了还是该拒绝?”
这
此言一出部分人立刻就动心了,方才陛下已经说了,修建港口和疏通象牙海湾,预算高达二十万万钱。
而大汉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到目前为止,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到九十万万钱。
可这几年大兴水利,补贴移民政策,开拓边疆,增加军费等等,哪一样不需要钱?
即使这样,陛下还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平时还好,今年灾祸频繁,立马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
他们都承认修建港口,从长远来说,的确于帝国有利,但即使是头一批五万万启动资金,目前国家也无法承担。
此时天竺和身毒自愿出钱,只是需要部分港口所有权,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呀。
“陛下,不知他们两个到底能出多少钱?”
问话的是工部尚书,听他的语气便知道是赞成了。
“他们两国愿意出十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