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选秀制度非常完善,从诏书下发到初选完成,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毕竟不是给皇帝选妃,首批名单三十人,皇太子刘瑾的备选家人子二十名,襄阳王刘瑜备选十名。
这些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无论是身世还是容貌、性格、才华以及家风,都是上上之选。
初选选上的女子,会统一送进宫廷进行短期的礼仪培训,实际上是方便暗中观察他们的品行和性格。
这些程序都由皇后邓猛负责,对于自己的儿媳妇人选,她自然是很上心。
而远在成都的刘瑜,自从得到消息以后,便催着长姊刘华赶紧跟他一起回京城。
他是个比较有主见的人,按现在的话说,是个性少年,他又不当皇帝,选妻子用不着考虑那么多的政治因素。
关键是找一个合心意的人,做一对神仙眷侣,要是一辈子对着个不喜欢的女人,那得有多难受。
如今是六月间,天气晴朗,赶起路来比较容易,何况,大汉修筑了许多四通八达的官道,沿途都有驿站,十分便捷。
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刘志就已经筹划修筑官道,本身东汉的交通就比较发达,整个帝国修有九条主要交通大道。
从中原到江南,除了水路之外,有三纵三横六条主要通道,剩下的三条主路,一条通往东北,一条通往西域,剩下的一条便是西南官道。
西南官道连通了蜀州、云州、贵州,直接通往海外,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在西汉时期这条官道便已经存在了,但东汉时由于灾祸频发,这条路年久失修,慢慢就被堵塞了起来。
当年刘志为了打通这条道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当然其结果非常值得。
不仅仅是方便发展西南的政治和经济,最关键是开拓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为国家的经济命脉注入了一条具有活力的路线。
虽然已经发明了水泥,但道路仍然是以砖石铺地为主,只是用水泥勾了缝,使得道路更加坚固,也便于维修。
驿站除了接待沿途的官员和使者客商之外,也负责该路段的维修。
每年到了冬秋冬农闲季节,官府就会组织服劳役的百姓,进行道路或者水利方面的维护建设工作。
这次回京城,刘华打算多住一段时间,所以将儿子来安和襁褓中的女儿一起带了回来。
等他们一路晓行夜宿赶到洛阳城的时候,已经进了七月,来家和邓家都有人到城门口迎接,不过作为长公主,刘华肯定要先进宫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邓猛早早的在长秋宫准备好了宴席,都是女儿和小儿子爱吃的菜色。
已经出嫁的两位公主,以及皇室中上一代的几位宗亲,都有出席。
刘志不用说,他的宝贝女儿掌上明珠回来了,怎么可能不亲自去参加,就连如今日理万机的皇太子刘瑾,也早早就位。
两年不见,刘华在气质上有了明显的改变,成熟了许多,不再是印象中那个娇俏的少女。
但眼神中却多了丝坚韧,举手投足间也多了一些从容不迫,如果再看到自己的父母之后,这一切的表象都破功了。
“母亲”
刘华激动的一把抱住了母亲,眼眶顿时就湿润了,无论多坚强的人,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永远都是个孩子。
身后的刘瑜牵着来安的手,笑盈盈的走到他们面前来请安。
来安今年已经五岁,正是一个孩子最天真浪漫的年龄,长相上随了他父亲,玉雪可爱。
小家伙像模像样的给自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行礼,刘志招手让他到自己的面前来,他也落落大方,丝毫都没有扭捏之态。
邓猛迫不及待地从傅母手中接过了小婴儿,才几个月大的孩子,睡得很香甜,这可是她母亲拼了命生下来的,自然金贵。
“母亲给她起个名字吧。”
孩子的名字让长辈中有威望德行的人来起,是汉时的惯例,既是一种尊重,也是给孩子赐福。
“我才读了几句书,还是陛下来取吧。”
邓猛笑着将手中的孩子递给了刘志,抱孙不抱子,这是封建时代的规矩。
不过刘志也从未遵守过,当年他自己的儿女,哪个他都亲自抱过,当然,抱得最多的还是刘华,毕竟是长女嘛,总是要特别一点。
这孩子长得随母亲,与刘华小时候很像,刘志想了想,“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名瑶吧。”
此乃诗经中的句子,瑶的意思是美玉,本来是好名字,可惜
邓猛轻咳了一声,“是不是与瑾儿瑜儿的名字有些重了。”
刘志这才醒悟,他一向不太注重这些,一时没想到也是有的。
“要不就叫来宁,与他兄长一起,合成安宁之意。”
“多谢父亲赐名。”
刘华知道父亲不擅长取名字,立刻答应下来,免得他伤脑筋。
当日的宴会就以来宁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