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远急匆匆地赶到竹溪城下,王嗣已经为他留了北门。
策马从成排打着火把的军士之间穿过,姜远很快见到了在北门迎接自己的副将。
“姜将军。”
“发生什么事了?镇军大将军何在?”姜远看到城中戒严的阵仗就知道事情非比寻常,心中急切想要见到王嗣。
那副将为姜远指了粮仓的方向:“实不相瞒,粮仓又出事了,王将军已经前去处置,不过……”
姜远看他支支吾吾的,猜了一句:“有敌军混入城中袭击粮仓?”
“是……是。”副将闻言微愕,顿时觉得姜远料事如神,心想怪不得王嗣也要请他来。
姜远神情一凛,迅速往粮仓的方向赶去。
傍晚的事故本来就让他觉得蹊跷,粮仓内岂会无缘无故失火?正如王嗣所言,不只是明火,就算是火种也很难带进守备森严的粮仓。
不是汉军士兵冒失犯错,那就一定是敌军所为。
联想到之前孟轲部报告发现吴军活动的踪迹,姜远总觉得这一切都有因果相连。
这是报应吗?姜远在马背上自责地想道,要是之前自己能够多留一个心眼仔细探查,也许就能避免此时的灾祸了。
然而当时他一边过于相信高骋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边又顾忌王嗣和竹溪友军的脸面没有强势介入这件事。
出事的依旧是北仓,这一次起火的是之前发生事故的粮仓两侧的三间仓库,火势已被控制住,但损失比傍晚那一次要大许多。
王嗣站在现场望着烧焦毁坏的粮仓,面上已经有苦恼到焦头烂额之相。
“王将军!”姜远下马小跑到王嗣身边。
“姜将军,你来了……唉……”王嗣忍不住愧疚地叹息。
“起火的原因查到了吗?”姜远直入正题。
王嗣说道:“有九名值夜的士卒被杀害了,起火的三座粮仓就是他们负责看守的,看来真的有吴人混了进来。姜将军,听闻你擅长捕谍反间,所以想请你来帮忙排查。”
姜远环顾了一下四周,对王嗣说道:“来的路上我看到粮仓外围已经被封锁了,王将军是把怀疑的范围圈定在今晚看守粮仓的士兵之中了吗?”
王嗣点了点头:“我已经调帐下精锐把守粮仓四周通道,不许未经我同意的任何人出入。”
“今夜负责值守粮仓的士兵有多少人?”
“值守有一千五百人,分三班轮换,已经全部在此处了。”王嗣说道。
姜远微微皱眉:“看在场的人数,似乎不止一千五百人。”
“此间有三千人,还有一批是起火之后从最近的两营赶来救火的。”王嗣解释了一下,“为防敌军细作混在这两营后来的兵卒之中逃走,故而没有将他们遣返,而是一同留在了粮仓内。”
姜远为难道:“甄别排查三千人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完成的,况且现在是晚上,如果真有敌军细作,也许藏在哪个角落也说不定。”
王嗣认同姜远的看法,不过他还是希望先对夜间值守的士兵和前来救火的士兵进行排查。
姜远也知道王嗣是担心敌军混入己方的队伍之中,不揪出来之后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他随即建议道:“请王将军让今夜负责值守的士卒归左侧,前来救火的归右侧,各按建制跟随什长伍长编队。出现缺员情况立即上报马上核实。”
王嗣麾下的这支军队自东征以来还没有参战过,所以建制是十分完整的,军中任何一什一伍的人员缺损都能找到详实的记录,所以姜远认为这样排查是最快的。
只要整什人员满编且互相认识作证,即可将他们放回驻地休息,缺员的队伍则留下来调查人员缺少的原因。
这算是个高效的办法,姜远心想除非是军中有整队的人叛变投敌,否则他的这个排查方案几乎不会漏掉任何有问题的队伍。
考虑到王嗣这支军队兵员的主要来源是益州北部的武都、阴平和陇右,姜远认为出现整什被吴军策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王嗣帐下的亲兵按照姜远的办法将聚集在粮仓内的士兵分成左右两批,并逐层传令按照建制有序列队,随后越来越多的完整的什伍被登记名册之后放回营地休息。
两侧的士兵越来越少,离开的人越来越多,王嗣和姜远站在中间等候消息。
然而小半个时辰过去之后,粮仓内剩余的待排查士兵人数已经比王嗣帐下的亲兵人数还少,直到此时依然无所发现。
王嗣有些没有耐心了,转身同姜远商议道:“姜将军,这个法子真的有用吗?我看已经没什么人了,似乎查不出结果。”
姜远反问了一句:“王将军相信自己麾下会有整队叛敌的士卒吗?”
“不信。”王嗣肯定地回答道。
这支军队没有投降东吴的基础,他很清楚这一点。
投敌这种高风险的事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和动机存在实在说不过去,以王嗣治军爱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