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邓州请降案  五代十国往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僖宗本纪》:“(乾符四年)十二月,尚君长降,宋威杀之。”

《黄巢传》:“复光遣其属吴彦宏以招谕贼,仙芝乃遣蔡温球、楚彦威、尚君长来降,欲诣阙请罪,又遗书宋威求节度。威阳许之,上言‘与君长战,擒之’。复光固言其降。”

《杨复光传》:“招讨使宋威击仙芝于江西,复光在军,请判官吴彦宏约贼降,仙芝遣将尚君长自缚如约。威疾其功,密请僖宗诛之……”

另外一本权威史书《资治通鉴》,也支持杨复光招降,而宋威半路截胡的说法。

如果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自然是杨复光及其背后的“主和派”胜诉。

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屈从于多数,也不会偏爱于少数。

关于“邓州请降案”的权威史料,已经都罗列在上面了,很简短,没有任何展开。

内容越短,信息量越大。

既然权威记载含糊不清、自相矛盾,那我们不妨暂时搁置,从后续结果来反向推理,给出合理的逻辑。

尚君长等人被杀后,王仙芝大怒,于是大肆剽掠,结果被宋威一举击溃,王仙芝本人被击毙,人头送往长安……

停!

这一结果似乎也印证了一切尽在宋威掌握之中,宋威摆下圈套,骗杀尚君长,激怒王仙芝,使之放弃了游击战,转而与官军打团,继而被团灭。

王仙芝被击毙的事实,成为了支持宋威骗杀尚君长的一个间接证据。

再往后看,当黄巢攻入长安时,宰相卢携被甩锅,被逼自尽。而卢携正是宋威在朝廷中的靠山。

王铎与杨复光,成为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代表,二者联合,能量巨大。卢携和宋威,自然是难以招架。

再回过头来审视“邓州请降案”,我个人观点认为,宋威说的是实情,杨复光极有可能是在王铎的唆使下,与宋威抢功。

“邓州请降案”是政治斗争的烟雾弹。

世上没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不敢破的案子。

只一“竟”字,足以传神。

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却急于杀人灭口,把本案关键证人尚君长等人斩首,也从侧面印证了案件背后那双黑手的强大。

本案就此成为历史悬案。

让我们把时间轴调回到王仙芝被击毙之前,看一看王仙芝最后的日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