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老歪母子  我为我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里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门前的土路,村后的小河,村西还有一座小小的庙宇。

老歪的家就在村东头,是一处泥坯垒就的大院子和两间泥瓦屋。

院子很大,满是豁口的院墙也就半人高,泥巴堆起来的。院里栽满了桐树,桐树不是城里常见的那种梧桐树,而是一些泡桐,因这一代历史上曾经有老黄河流经这里,土地沙化严重,也只有像泡桐这样的泼辣不怕水亦不怕旱的树种才好生上辈子。除此之外,院里还有一些枣树和石榴树,都是娘儿俩早年种下的。如今这满院子的树,绿得动人也旺得喜人。尤其是那些桐树,更是一株株长得高大浓密,以至人们从村外的路上走过来,几乎满院子看不到房屋和人,看到的就只有树。

就在这么像极了一片林子的小院里,这天的一大早,响起了风厢声,一缕炊烟袅袅,丹青墨笔一样画在半空,就从那树丛深处的泥瓦屋里飘飘摇摇,升上半空,给这片林子一样的院子带来一些生气。

因为离城较远,少说也有四五十公里的样子,虽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这些年了,村子依然像旧时一年,农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持了一成不变的风俗与风景。然而近年,随着村里打工外出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多少也起了一些变化,那孩子们在外面混得好的,每年都能打些钱往家来,家里的日子明显不一样了。有的家用上了媒气灶,洗衣机更是普遍了,村里来电的日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响起呼噜噜洗衣机的搅动声。就连空调机也有了好几台,只是村子里用电费事不说,电费还贵得离谱,又经常停电,一停就好几天,那空调啦洗衣机啦,大多的时间就成了摆设。然而,同样的家里壮劳力出外打工,只有村东老歪家不一样,他家历经这多年,还是一如继往地没有媒气灶,没有洗衣机、空调,就连电视机也还是多年前那个黑白的,其余什么还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究其原因,便是老歪的父亲,那个当年还是个硬生生的小伙子的老歪爹的一去不返,就弄得一个家像抽了脊梁的活物,再也直不起腰杆,老歪眼睁睁过了三十岁都没有娶妻成家。

说起老歪这孩子从小就不笨,心眼儿特灵窍,可谁叫他七八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因这地方离得县城远,治疗不及时,后来病好了,就得了个小儿麻庳的后遗症,一条腿明显就跛了。这几年不像前些年,出去打工,好胳膊好腿都不好找事做,何况他一个残疾人。

老歪娘至今记得丈夫出门的那天早上,儿子老歪还在襁袍中,她一边替丈夫收拾东西一边不放心地问:“可跟人家那边说好了?”

“说好了!”

“到地方就有人接你?”

“有人接。”

丈夫说的人,是他远房一个亲戚,前不久忽然来封信,说他们那里搞开发,到处都是工地,活儿好找得狠,钱真是太好挣了!就说得老歪的爹动了心,一来二去,就跟家人商量,奔那远房的亲戚去了。

然而这一去就再没了消息。

丈夫走后的这些年,老歪一天天长大,一个家靠一个娘们家一个人操持,不用说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现眼下最让老歪娘吃不好睡不好的,天天像生大病一样难捱的,便是老歪三十过了,媳妇还没影儿,更不用提孙子。就弄得娘儿俩一天天相对无言,抑或唉声叹气。

因为前些年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乡下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生下女孩不是送人就是折损,或者但知道要生的是女孩干脆打胎不要,所以一年年,村子里的女孩子越来越少,后来不光乡下,就连那不挂线的城里,物以稀为贵,娶媳妇的价码也是越来越高。一般人家寻个媳妇几乎就倾家荡产,更何况乡下有残疾的穷人家里,那要是想寻下一个媳妇简直难如上青天!

所有能求的人都求过了,所有的路子都想过了,儿子一年大似一年,眼看就过了三十岁的门坎,可儿子娶妻生子的事仍是遥遥无期,这对老歪娘来说,真就懂了那么一个词,叫做死不冥目!

虽然外出打工的父亲几十年都没有音讯,可是老歪娘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她曾经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丈夫突然出现在她面前的梦里……可是一回一回,当别人家的丈夫孩子走了又回来,回来又走了,一年一年,老歪母子失望了。

然而尽管如此,每逢有村里人外出,她但要知道了,都会拿上几个鸡蛋,或者一点干粮,上到人家门上来求助:“出门在外一个人要多加小心……老婶子想托你件事……见着咱这片儿的乡里乡亲,替俺打听一声,俺老歪他爹的下落……”

一回一回,就吓得村里后生们出门打工都不敢再告诉她,生怕她絮絮叨叨再说些不吉利的话。这一来二去,老歪母子在这个小村里就孤立了。

万般无奈,老歪的娘这才想到了要买一个女人做媳妇这条路上。

自打动了这个心思之后,老歪娘便开始托人,于是那不久,便接长不短地就有一些不知从哪里来的男男女女敲开她家的柴门,给她领来一个一个不知从哪里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