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8章:提审李原(二合一章)  我要做明世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任由朝廷指定派遣。

所以在西南不少地方,老爷还是老爷,只是在名义上,从土司变成了官员。

眼见沐琮如此贴心,朱见济也是很满意的。

不过皇帝此时对云南有好感,不代表身为臣子的张懋可以对奇葩的黔国公表示出什么。

乾圣朝的君臣关系能够如此和谐,一个是朱见济之前杀了几轮,把那些敢不给皇帝面子的人差不多都给杀服气了,让大臣不敢对着笑呵呵的皇帝摆谱,真把朱见济当成个好欺负的。

另一个,自然是因为做手下的自己懂事,不会去冒犯天子威严。

“刘安死了?”

听说李原等人被送来京城,皇帝正打算见一见这敢于二次造反的家伙时,马冲便禀报了这事。

广宁伯刘安去世了。

这位爵爷本事低微,但搞事的能力并不小。

早在正统年间,刘安就因为违法乱纪的行为,被言官弹劾过好几次,结果都被土木帝赦免了,等人生病了,后者还派太医过去探望,可谓是“君臣相得”,臭味相投。

所以当刘安跟着郭登一块镇守大同,看见过来叫门的土木帝后,会悲伤难过到不顾郭登阻止,强行出城,跪在土木帝身前大哭,然后送给也先一大批金银珠宝绸缎,满足了瓦剌“携明皇以抢劫”的意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更离谱的是,见完土木帝后,刘安又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从大同跑回北京,自称奉太上皇之命来通报敌情,又说太上皇已经允诺进封自己为侯,让刚刚登基的景泰帝对着他完全吐不出一口好气来。

大明朝为什么要坚持立景泰帝而不认太上皇?

不就是因为那人土木堡送了一波,还跑去边关重镇恬不知耻的叫门卖国吗?

要不是人家当了“叫门天子”,存在感太强,正群情激愤的大明朝臣只恨不得当土木帝死了。

就算坚持旧皇法统,那也不能是在人带着也先才去大同拜访了一遍时表露情绪啊!

于是纷纷弹劾起了刘安这个没脑子的家伙。

“素无智谋,莫救邦家之难不由朝命,自加侯爵之荣。”

景泰帝顺应民心,把刘安下狱了,说是要处死这个不着调的,如果不是后面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刘安努力守住了东直门,他那小命就没了。

之后景泰元年,中宗又令刘安督率涿、易二州各军防御,以阻止瓦剌南侵,结果阮伯山这位公公都受不住了这位,明知景泰帝不喜欢宦官干政,也大胆弹劾刘安玩忽职守,不修边备。

但比起刘安,景泰帝更加警惕宦官乱政,便把这件事搁置不管,让刘安溜过去了,过两年还恢复了他的爵位。

但等朱见济过来,刘安就不能蒙混过关了。

考成法一出,这人立马被免了官职。

碍于当时景泰帝还在,朱见济总得给他爹几分面子,所以也没立马办了刘安。

等自己登基了,刘安就迎来了追责,跟武英侯家差不多,除了头上的爵位之外,家产基本被罚的见了底。

因为这个事儿,广宁伯家里还爆发了剧烈冲突

刘安本是第一任广宁伯刘荣的第三子,大哥顺位承爵,结果英年早逝没有子嗣,按照顺序,应该由同样早逝的二哥之子刘瓘承爵,但由于刘瓘年纪爵位就落到了刘安头上。

现在刘安年老,刘瓘长大,理当把爵位还给侄子了。

结果刘安死皮不要脸,嘴里说着“叔叔给你当家不容易”,手上就写了封奏疏,请求朱见济让自己的儿子承爵,还在奏疏里疯狂的用朱见济跟他爹的例子暗示,可以说智商和情商已经拉低了整个家族的平均值。

朱见济没搭理他。

毕竟跟傻子过不去,容易显得他也不正常。

事后,叔侄二人也算撕破脸了。

随着刘安的历史遗留问题被皇帝翻出来处理,要整治一些尾巴翘起来的勋贵,广宁伯家门败落,双方关系更加恶劣。

如今刘安死了,只怕刘瓘他们得拍手称快。

“死了就死了,让礼部那边给他定个谥号就行,至于爵位,就让刘瓘继承了吧。”

皇帝不在意的摆摆手,接着就让人把李原带上来。

披头散发,面容消瘦的李原被压着跪在地上,身上的囚服倒是挺干净的。

很明显,关押他的人在卫生方面非常注重,以免会臭到皇帝。

“你就是李原?”

“不错!”

叛军头子颇为骄傲的挺了挺胸膛,虽然迅速的被人摁了下去,但其中桀骜,朱见济还是感觉到了的。

不过他并不在乎。

乾圣天子只在乎一件事。

“刘通之后,朕让人去荆襄严加行政,圣旨下了六次,白莲教蛊惑人心,也强化了对这些邪教妖人的控制可朕还是不懂,为什么去年你一闹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