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顾清猗有些伤感司马安有些自责,为什么要把这些人间惨剧说给她们听,惹得心上人如此忧伤。
“不过南下的路上也有不少趣事,比如石梁山上就有一伙愚蠢的强盗…”
每逢尴尬的时候刘虎威就会化身那个愚蠢的强盗,成为司马安口中的笑料。
司马安见多识广,加上又有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年的眼界,无论顾清猗抛出什么样的话题都能接得出,而且风趣幽默惹得顾清猗捧腹连连。
五里的路说远不远,很快的时间就看到了顾清猗口中的寺庙,这寺庙高门大墙往来人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妙利普明塔院算是姑苏城最大的寺庙,能在这里担任知客僧自然非常机灵,姑苏城除了顾陆朱张意外还有几十稍微小一些的世家,这些世家是寺院最大的财路,知客僧都必须要认识。
这和尚见到顾清猗之后快步走上前来,双手合拢。
“小僧见过顾四娘子”
“我想去进一炷香,然后拜会一下安林大师”
“四娘子请跟我这边来”
寻常的百姓家当然也能拜佛,只不过只能拜最外面的一些佛像,而妙利普明塔院内院中几所较大的佛像不是什么人都能参拜的,美其名曰佛都有缘,事实就是只要有钱便与佛有缘。
照客僧带着顾清猗来到了佛殿上奉上了一炷香,巨大的金佛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披着红色的袈裟样貌宝相庄严,顾清猗来到佛前跪倒在蒲团上虔诚叩首。
司马安也照着顾清猗的模样拜,拜归拜至于信与不信司马安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说信,他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供奉的佛爷是真的存在,如果说不信有太多难以解释的东西,比如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晋朝。
人类的信仰源自公元一世纪,公元一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大汉,公元一世纪又出现了五斗米教,同样也是公元一世纪基督教诞生,若说没有神佛,这种很玄学的东西又无从解释。
“愿佛祖保佑家父母身体安康,信女愿一生奉佛”
司马安在一旁听这心里暗自感慨,多好的姑娘,如果自己不娶了她这还有天理吗?
“愿佛祖保佑我能娶了顾清猗,信男子愿一生荤素搭配”司马安在心中默默的祷告。
拜佛之后照客僧带着顾清猗和司马安朝着禅房而去,顾清猗平素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来这寺庙中听安林和尚讲经说法。
“安林大师是什么人”司马安问道。
“安林大师是妙利普明塔院的都监寺,也是江左最有名的高僧之一,在姑苏城受到所有世家名士推崇”
司马安对这些和尚并没有太多的好感,无论是还海陵县还是豫章城遇上的那些和尚都是披着佛皮不干人事。
这些贼秃平素里一个个口诵佛号高喊普度众生装成圣人模样,每逢灾荒年需要他们普渡的时候这些贼秃就会装死,而且还大放贷粟开青楼妓馆兼并土地,每隔地方的长生库都是最有钱的地方。
“四娘子这一次来的太巧了,正巧安林大师正在与天竺来的高僧正在辨法。
这天竺高僧名为求那跋摩,据说这高僧是天竺国的皇子,但放弃了皇位潜心修佛成为了天竺的译经师,被称为三藏法师”
“为何要三藏法师?”司马安有些吃惊,提起这个名字最先想到的便是唐僧?
“佛门有经、律、论三中佛藏,精通此三者便叫三藏,而求那跋摩大师精通九部经,博晓四部阿含经以及禅法要义所以以三藏为名”顾清猗说道。
“四娘子博学小僧佩服”
来到了后院禅房时司马安见到了照客僧口中的安林和尚,一个清瘦长须的老和尚,他的对面便是来自天竺的三藏法师求那跋摩,两人坐在各自的蒲团上讲法,而在两人旁边已经围坐了不少人。
“三藏法师,弟子常欲持斋戒而不杀生,但是常常做不到。法师既不远万里,来我国传播佛法,请教导弟子该如何做?”
知道三藏法师求那跋摩前来以后,姑苏城的名士来了大半而这起身提问的人便是吴郡郡守张镜,张镜今已年过五旬加上郡守之尊但却以弟子自称。
“道在于心中,而不在于事;事奉佛法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况且郡守与百姓不同,百姓地位低下,没有名声没有威令,若不克制私欲,努力劳作,怎能维持生活?
郡守执善政则人神共知,减酷刑轻劳役,可使风调雨顺,四季应时,五谷繁茂,农业丰收。
如此持斋,才是真正的持斋;如此不杀生,才是有德”
只是这一句话便让司马安肃然起敬,晋朝的官员上下一气盘剥百姓多年,执善政人为本居然是从一个番邦和尚口中说出来的。
“多谢大师指点”
在场的名士纷纷起来提问,而安林和尚和求那跋摩都一一做了解答,两人不愧于高僧的名头舌灿莲花就连司马安一个两千年以后来的人都点头称是,何况是这个时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