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同归于尽  改革大明之路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让他们只卖成品布料或者成衣,既能保护大明纺织业全方位发展,又能打击别国产业链条,何乐不为。

为了配合秦睿的长期规划,王守仁从天津卫招收了300多名初中生加入到上海海关的各个部门实习,作为未来天津、宁波、泉州、广州海关的主要力量。

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上海县的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各地的商人和百姓开始向上海县移民,有了秦睿前期建设的房子作为出租、售卖,仅上海浦的人口迅速就增加到6万户,整个上海县的人口就超过了15万户,朝廷将上海县提升为上海府。

王守仁遵循秦睿“百年大计,教育先行”的理论,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大学及附属高中、初中、小学等配套教育体系,上海大学除了天津科技学院的院系之外,增加了文学院和商学院,之所以增加这两个学院,是因为秦睿打算分化江南士林。

江南士林文风鼎盛,天下英才多出于此。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此还搞出个南北榜来,就是因为北方学子干不过江南的文人。

江南士林向来抱团,明朝毁就毁在东林党上,东林人士只会讽议朝政、评论官吏,表面上要求官员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实际上都是一群清谈误国之人,满清入关后,东林领袖侯方域和钱谦益首先跪了,开门投降。

东林党可以说是江南大地主、新兴资产阶级的幕前代表,整日标榜清廉如水,利用民间对宦官集团的厌恶,为反对而反对,类似于WW现在的政治生态,只会提问题,从来没有解决方案,典型的嘴炮、庸官怠政,只要求政治正确,管老百姓死活呢。秦睿和王守仁准备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刨了江南文人的祖坟。

文学院就是刨祖坟的工具,王守仁利用自身影响力,开始大肆招募信徒,“阳明心学”在大明已经是家喻户晓,得益于秦睿强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免费赠书就赠送了一百万本,争议肯定是存在的,但拥趸也不在少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