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赵国人的心窝子里去了。
各地豪杰纷纷相应,前来投奔武臣,数日之间,收兵,得数万人。
赵地十余城不战而降,大半个巨鹿郡落入了武臣的掌中。
大军一路事如破竹,此时的武臣可谓是志得意满。
原本以为这次远征,是有恶仗要打的,万万没想到,远征直接变成了公费出游。
张耳和陈余真是能人啊,一篇檄文能抵千军和万马。
......
就在大军顺风顺水向前推进的时候,张耳和陈余突然建议武臣称赵王。
这可把武臣整的不会了。
要知道,当初在陈县的时候,就是这两个人极力的反对陈胜称王的,说要立六国之后,这样才名正言顺,合乎天下之望。
怎么从陈地来了赵地,两个人的态度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拥立自己为王呢?
武臣都开始怀疑了,自己到底是不是楚国人,讲道理自己祖先八辈都生活在陈地,没有任何可能是赵国王室的后人啊。
难道父母家人一直在隐瞒着自己吗?他们根本不是楚国人,而是赵国失落在外的皇室血脉?
武臣挠了挠头,有点扯啊,怎么可能呢?
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张耳和陈余。
两个人很快给出了理由。
如今偏军深入赵地,虽然暂时很顺利,但一旦遭遇秦人主力,要打硬仗了,这些赵国人真的还能靠得住吗?
毕竟在他们看来,秦国人楚国人都是外国人,赵国人为什么要给外国人卖命呢?
难道外国人高人一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他们这支客军变成本土军?
要让赵人认同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赵王。
赵王这个名头,暂时还放在哪里,没有人拿。
一旦被别人抢先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这群军队,就全成了替身了。
“不称王的话,赵人是不会真心拥护的。想要获得拥护,必须称王。”
张耳斩钉截铁的说道。
对此,武臣一脸憨笑,十分无奈,屡屡推辞。
他一会儿说什么“自己志小才疏,做不了赵王”,一会儿说什么“要请示楚王,再作定夺”,一会儿又说什么“恐怕部下不拥护,赵国百姓不认可”。
奈何张耳和陈余一口咬定,如果武臣不称王的话,反秦事业就要功亏一篑,将士们全都将死无丧身之地。
尽管武臣十分的“不情愿”,但为了将士们,为了赵国的百姓,为了反秦的大事业,他只好担任了这个糟糕的职业。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的创业君王,没有一个贪图权势的,他们称王全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啊。
据史书记载,“武臣至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
这一日,消失了许久的赵国,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