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猗大笑于何苍天的“一”、“猗”之误的同时,位于洛阳城东门之一的东阳门左近的永安里的一所华宅内,主人正在延客。
客人只有一位,主客相对而坐。
这个“坐”,自然是跪坐,此时代,除了“胡床”外,正经的椅子还没有发明出来。
主客皆角巾便服,但仿佛于这所宅子的气派,二人的身份,皆不寻常。
坐在下首的主人,圆脸,唇上蓄一字髯,面色恬静。此君姓蒯、名钦,官居弘训少府,三品,秩中二千石——此薪秩,犹在二千石的九卿之上。
他还另有一个身份:当今皇太后嫡亲的姑表叔叔,算是后戚一族了;以此身份充任皇太后的大管家,亦算是得宜了。
坐在上首的客人,瘦长脸面,其上的肌肤纹理犹如刀刻一般,浓眉微竖,眉头紧锁,颌下长鬤微微抖动。
此君姓傅,名咸,官居尚书左丞,六品,秩六百石。
六品、六百石,是与徐登的东宫黄门令一般的官品、薪秩,但千万不要因此而生啥误会,事实上,尚书左丞的重要性,与一个东宫黄门令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官品、薪秩遥遥在其上的此间主人的弘训少府,亦远远不及!
魏晋的尚书省,重要性略逊东汉,因为机要出于中书而非尚书,但尚书省的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的角色,非但没有减弱,还在不断加强;尚书省令、仆时阙而令、仆的佐贰官左、右丞常设,同时,左丞的地位高于右丞,因此,不过品六、秩六百的尚书左丞,隐然就有了后世“主持工作的常务副总理”的地位。
另外,除了与右丞共掌尚书省诸庶务以外,尚书左丞还负责监察、纠弹省内令、仆射、尚书以下,号称“监司”——对,就是顶头上司,亦不能不就其范围;时人所谓“总司天台,维正八坐”也。
室内极安静,用来冲茶的铫子里的水开了,轻微的“咕嘟咕嘟”声,甚是清晰。
终于,傅咸吐出了一口粗重的呼吸,“念忱,照你这样说,那个给使,本是一个字都没有多口的?”
“念忱”是蒯钦的字,取“钦念以忱”之意,典出《书·盘庚》。
“尚有何疑?”蒯钦微微摇头,“我当时在南边,听到消息,赶紧就往北边跑,自皇太后以下,一直到宦者宫女,都问了个遍,错不了的!”
弘训少府的治所,在弘训宫“南朝”正殿的附翼,此为“南边”;“北边”,自然就是指皇太后起居的“北寝”了。
蒯钦一边说,一边用一个木勺,从铫子里舀出开水来,倾入傅咸面前的茶碗,茶碗中已放了研好的茶末,茶汤粗成,蒯钦伸手相让,“长虞,请茶吧!”
长虞,傅咸之字。
傅咸用一根小木棍,随便搅了几下茶汤,便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末既未完全溶解,又嫌烫,放下了,忍一忍,还是耐不住,沉声说道,“杨文长……着实是太荒唐了!”
咬着牙,“那里是弘训宫!那个给使,再如何微贱,总是东宫的人!且是过来替皇太子进奉皇太后的!杨文长行如此事,置皇太后于何地?置皇太子于何地?荒唐!荒唐!”
蒯钦淡淡一笑,“孰曰不然?”
听得出来,傅咸也好,蒯钦也罢,对于当朝一人的杨太傅,都没啥敬意。
嗯,蒯钦和杨骏,还是嫡亲的姑表兄弟呢。
“你是不晓得,”蒯钦端起茶碗,“太后说着说着,就当着我的面抹起了眼泪……唉!摊上这样一位尊君,奈何?”
说罢,摇摇头,慢慢的啜着。
傅咸面上肌肉抽动了一下,拿指节在几上轻轻一敲,本就坐的笔直的身体挺的更直了。
二人至交,老友想做什么,蒯钦清清楚楚,他轻轻一笑,“怎么?你想上弹章?照我说,算罢了!太后的脸面、太子的脸面,都在里头!杨文长不要脸面,太后可不能陪她尊君瞎折腾啊!太子……唉!到底是储君!名声紧要!”
顿一顿,“再者说了,你弹来弹去,这个表章,不还是落在杨文长手里?有用?难道,你还要露表以闻?”
臣子上书,一般都会封装,其中内容,原则上只有君主和掌管机要的官员知晓——当然,所有上书,都要存档,事后有心人想查阅,也是查得到的,不过,流传范围毕竟有限;“露表”,就是上书而不封装,凡经手之人,都看得到,且可能早于君主和掌管机要的官员——这是要往大里闹事儿的意思。
傅咸不说话。
“你若露表,就是同杨文长撕破脸了,以我这位姑表阿兄的心胸,不消说,必定是要赶你到地方上去做个郡守啥的,如此,则中枢失人矣!”
顿一顿,“你我都是朝廷大臣,但我这个‘大臣’,是虚的;你却实实在在是朝纲维正之所赖,无论如何,杨文长对你,还是忌惮的——也还算敬重;你若去位,他肆无忌惮,只会更加荒唐!”
“多事之秋,总以安静为上,”一边替傅咸续茶,一边说道,“所以,还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