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分从维桑堡撤出的法军曾试图在盖斯堡南部地区布防,然而兵力上占据优势的德军很快便追上并击退了第2师的残余部队。
第2师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向西北撤退,毕竟是在法国境内,德军派出去继续追击和侦察的骑兵营很快便失去了他们的踪迹。
虽然第2师成功逃离了一部分,但他们的离开也彰示着法国在维桑堡战役中遭受了彻底的失败。
分别下达了两个相反命令的指挥官麦克马洪和迪克罗一直站在德皮舍奈山口的山顶上,他们将整个战斗过程尽收眼底。
两者如今都显得有些沉默,这场战斗中法军的战斗意志不可谓不顽强,面对4倍于己方的火炮,近10于己方的敌人,都能打得有来有回。
即使最终投降,也毋庸置疑地彰显了这个年代法国人的荣耀。
但战斗打成这个样子,他们都忍不住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法国在前线的力量确实是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也没有劣势到这种程度。
局部地区出现这种差距悬殊的少打多,指挥肯定是有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仗还得继续打,这次总归只是一个师的失利,对麦克马洪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对法军总体来说却算不上什么。
麦克马洪的战略目的始终是遏制住王储腓特烈三世所属部队的进军势头,维桑堡守不住了,他认为可以在北方构建一个新的防御阵地。
如果他能把麾下的军队全部汇集于一处,则和王储腓特烈三世的部队相比,其在兵力人数上就不会处于非常劣势的局面。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带领着直属部队法国第7军向北方弗罗埃斯克维莱方向前进,并通知了麾下驻扎在比奇进行防御的第五军视情况给予支援。
然而麦克马洪在路上遭遇了一支德军的阻击,规模不大,但耽误了他一些时间,当他赶到弗罗埃斯克维莱时,时间已经是一天后。
好在普鲁士也好不到哪去,为了寻找麦克马洪主力的下落,王储腓特烈三世派出了不少部队在各个方向展开了大面积的搜寻。
其中普鲁士本部军队和波兰人组成的第五军纪律性很强,始终坚定地冒雨前进,但巴伐利亚军以及新加入普鲁士的黑森、拿骚、萨克斯地区的军队则全然不是这样了。
他们新近被普鲁士吞并,过去的陋习还没有改善,这又是在法国境内,士兵们可以说是毫无顾忌。
他们沿途抢掠着每一栋房屋和商店,完全将命令放在了一边,给法国民众带来不幸的同时也给了麦克马洪集结部队的时间。
9月23日晚上,腓特烈三世得到了麦克马洪正率军驻扎在弗罗埃斯克维莱的消息,他很高兴,因为那里离他们并不远,而且与法国别的军团分开。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兵力从容地包围并消灭麦克马洪军团。
麦克马洪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心知肚明,他也明白目前更好的选择是沿着孚日山脉继续撤退。
但他不能走,因为第二师的残部还有几千人,绝对不能放给普鲁士吃掉,他要在这里收集完第二师再做下一步计划。
除此之外,弗罗埃斯克维莱是法国东部的一个交通枢纽,普鲁士一旦拿下这里,就可以控制从比奇到斯特拉斯堡的铁路以及通过赴日山脉的道路,到时候,有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普鲁士的大部队就可以在法国北部尽情驰骋。
因此他只能守不能退。
而且麦克马洪觉得自己也不是全无胜算,弗罗埃斯克维莱附近的地形利好法军,短兵相接的情况下,借着夏塞波步枪,法军要强于德军这是有目共睹的。
他完全可以据此防守一波,试着挫败德军的进攻势头,如果打得好,说不定都能在友军的支援下收复维桑堡。
这一战是如此的至关重要,以至于拿破仑皇帝都对此有些担心,他命令费利带着第五军前去帮助麦克马洪。
第五军的人数足足有30000人,只要按时赶到,则麦克马洪部的人数劣势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然而战斗马上开始,第五军却还有一段距离,第一战他们是肯定赶不上了。
于是麦克马洪命令费利迅速向自己靠拢,如果可以的话,试着配合包抄德军的后翼。
9月24日,普鲁士第三军团的部分军队已经来到了沃尔特地区。
沃尔特离弗罗埃斯克维莱很近,在其稍微靠右的位置。
在这里,右翼巴伐利亚第二军第四师遇到了法军的第一师,波兰人组成的普鲁士第五军和巴登符腾堡军对上了法军第三师。
之前抢劫抢的很欢快的普鲁士第十一军听到战斗打响,便很快从他们的行军路线上赶过来支援。
这是一场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遭遇战。
麦克马洪自不必说,他原本是想尽力拖延时间等到费利部来支援的。
而普鲁士方面也不想刚刚进入沃尔特就立刻开打总归是要先进行部署和规划,第二天再说进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