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的冬天对于洛阳来说格外严寒。
短短数月,先帝驾崩,少帝退位,何太后殒命。
陈留王刘协成为了大汉新的天子。
洛阳人眼里的天,仿佛不再高不可攀。
只要你拿着长耸狰狞的戈矛,天也能换!
不过,换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董卓起初欲要废立天子,请袁绍赴显阳苑商议,袁绍不从,董卓大怒。
“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反讥:
“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尔后横握佩剑,扬长而去。
袁绍回到家中,前思后想,觉得今次得罪董卓,洛阳不可久留。
况且,董卓在洛阳兵势滔天,在洛阳反董实在难有作为。
袁绍连夜挂印而去,逃亡冀州。
袁绍是士族领袖,刚刚带领士族除了宦官,声望如日中天。
袁绍逃走,士族震动。
偏偏董卓畏惧袁氏威望,不敢追究,甚至以渤海太守之位结好袁绍。
洛阳士族一瞧,这不跑?等什么呢?
一时间,司隶成了不祥之地,逃者云云。
关中逃出的士人,回到地方,纷纷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
时间来到初平元年,各地士族彼此往来书信久矣,大事一触即发。
广陵郡功曹臧洪劝说太守张超如是:
“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
臧洪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张超,于是他带着臧洪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结果一拍即合。
在张邈的引见之下,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也接受了臧洪的提议。
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聚于洛阳东面的酸枣,歃血会盟。
可到了推举主誓人的时候,众人却无人敢出头。
张超的功曹臧洪站了出来,血性登台,慷慨陈词,誓约同盟。
东郡太守、睢阳人桥瑁,字元伟,胆识不凡,后来也加入了酸枣联盟。
桥瑁知道,如今天下的干柴已经摆好,只差一个火星,就能爆发!
桥瑁敢做这个出头鸟。
他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天下响应者千千万,起大兵者六路:
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以及长沙太守孙坚。
南北总共十一路人马旌旗猎猎,虎视关中:
袁绍、王匡进军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城保障后勤,攻击洛阳北面。
兖州刘岱、张邈、张超、桥瑁、鲍信进军酸枣,攻击洛阳东面。
孔伷进军颍川,攻击洛阳东面。
袁术和孙坚进军鲁阳,攻击洛阳南面。
浩浩荡荡的诸侯讨董拉开了帷幕。
诸侯全部到达各自战线之后,商量着联军需要有一个盟主,来统筹全局。
这话是这么说,可其实呢?
是要选一个靶子出来,选一个个子高的出来,天塌了,你给我顶着!
袁绍最终凭借七尺二的净身高被众人推举坐上盟主之位。
联军总算一切就绪,可却反而没有动静了。
不仅如此,彼此之间随着时间的走表,甚至渐生嫌隙。
最先生出龃龉的是冀州。
主弱臣强,历来是取祸之道。
隶属于冀州牧韩馥的渤海太守袁绍却处处比韩馥强。
论家世,袁绍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子弟。
论声望,袁绍是士族领袖,名满天下。
论能力,袁绍领导士族铲除了压迫士族多年的宦官集团。
如此主弱臣强,头重脚轻,焉能不乱。
韩馥是天天睡不着觉,总觉得如坐针毡。
二人成天勾心斗角,哪里还顾得上董卓。
南阳的情况与冀州简直如出一辙。
南阳太守袁术虽然声望与家世都远超手下悍将孙坚,但奈何袁术是个小男人。
袁术就好比一个坐拥美娇妻的小男人。
美娇妻出去工作,大放异彩,他怕美娇妻抛弃他。
美娇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又觉得没有让人看见我有这么美的娇妻,不能与他人炫耀,太可惜。
就这样,袁术与孙坚“夫妻俩”是整日里忙家长里短,对于董卓也顾不上了。
东边的情况比北边的冀州与南边的南阳还要糟糕。
刘岱向桥瑁借粮,桥瑁不许,刘岱直接杀了桥瑁。
本来浩浩荡荡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