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在其阵线没有太大的松动之前,骑兵冲杀过去还是太危险。
“你知道仗该怎么打。”刘黑马这句话再次浮起,竟使刘元振陷入了自我怀疑。
不够坚决,他已没了当初的风采
犹豫了一会,刘元振才做了决定。
七千人包围三千骑,哪怕收缩了阵线,依旧显得很薄弱。何况宋军正在全力进攻,背面的防备很松懈。
也许能直接包围李瑕的中军。
“杀破他们!”
马匹开始慢跑。
骑兵加上盔甲武器也有接近二百斤的重量,只有到了距离宋军阵线五十步左右才能全力冲锋。
马蹄刨在地面上,在后方扬起尘土。
很快,前方已是宋军昨夜驻扎的营地,此时几乎是空的,因宋军已向东面逼进。
“绕过去!”
骑士们纷纷拉过缰绳,转道。
营寨以南,满地都是拒马。
有士兵纵马一跃
“咴!”
马嘶声起,地面勐然崩陷。
惨叫声不止。
“陷马沟!”
一道陷马沟忽然阻断了骑兵的冲势。
它不深。
但这表明,李瑕有所准备。
是从昨夜就预料会有骑兵绕后了。
之后,
“轰”地一声,大火从宋营中袭来,如同长蛇一般沿着陷马沟腾起。
“啊!啊!”
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有石脂?!”
宋军带的辎重不是粮草,竟是石脂。
因为此战胜,大散关便能运粮。
李瑕有信心,也有决心。
思及至此,刘元振蓦然浮起深深的忧虑,失去了必胜的信心。
他放慢马速,抬头看去,发现既已绕过了宋军营地,再要往两边绕,便是从来路再杀回去,起不到冲击宋军背面的作用。
下一刻,号角声又起。
就在刘黑马主力的南面,陈仓道峡谷中已有一支千余人的宋军杀出来。
这是大散关的援兵。
李瑕会调动大散关兵力,这不难猜到。
问题在于眼下这个时机刘黑马已被包围,不能再分出兵力去拦截了。
刘元振突然发现,李瑕的雁形阵并未留下背后的弱点。
那些拒马、陷马沟、火,为的便是阻拦他这支骑兵行进。
等他再冲杀上去,正好会遇到大散关的宋军。
“该死。”
已没了选择,刘元振只能冲杀向陈仓道峡口。
否则,一旦让宋军援兵再冲杀到主力面前,连败退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这一战的胜负,他已心中有数。
眼下所求的,是能撤出战场。
日渐西移,双方已交战了近一整日。
重围之中的刘黑马瞪目看向前方。
他快要败了,但还没败。
并非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三峰山之战便是如此,他随拖雷以三万余兵马迎战金兵十五万主力,先败而后胜。
想到三峰山,刘黑马放不下他的骄傲。
他轻声地,在心头念叨了一句。
“西域既定杀李王,疾雷破柱关中惊”
这是郝经的诗,写的正是当年三峰山一战,也是这些年来刘黑马对“蒙军无敌”的迷信。
“短兵相击数百里,孤穷转斗甲尽殷”
似还想找回当年的勇勐豪气,刘黑马握紧长刀,砍倒一个想要后撤的士卒。
他驱马向前。
战到此时,犹可凭勇武而胜。
“黑风吹沙河水竭,六合乾坤一片雪”
此时是夏日,没有当年的大雪连天。
也没有当年的气运。
但,宋军没有金军强。
靖康之耻便是明证!
“逆风生堑人自战,冰满刀头冻枪折”
刘黑马心念至此,已亲自迎向宋军阵线,直杀向李瑕大纛。
“儿郎们,随我破敌!”
李瑕就在阵前。
他看着刘黑马的大旗迎面而来,也看到了敌兵士气大振。
主将上阵,自是能激励士气。
于是,李瑕收起佩剑,从亲兵手中执起一柄长槊。
如今他已意识到,在战阵上剑确实不好用,尤其是马战,剑不够重,不够长。
所以他选择了长槊,它最像剑。
这柄长槊重十余斤,李瑕单手夹着,驱马,迎向刘黑马的大旗。
他没说什么,身后的大纛自然而然地跟上他。
必要吗?
李瑕要打服刘黑马,比谋略、兵力、意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