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七日夜,乐陵流民军大营
步兵团三营驻扎区域
孙有财和一百多名中低级军官从营将林大石的帐篷内走出来,脸上的表情既忧又喜。
忧的是他被选入了此次的选锋连,明天就要跟着将军去攻打坚固的史家堡。
喜的是这次出战的人都能事先领到一份粮饷,并且不论官职高低全都是一样的二两银子加一斗小米。
而且根据军功条例,战后大家还可以集体论功行赏。
在遵守战斗条例的情况下,表现突出者甚至可以获得额外升赏嘉奖。
他是在天津附近入的伙,当时加入流民军完全就是为了能吃上饭。
连续不断的行军和训练很辛苦,但和挨饿相比,这点苦完全不值一提。
就因为孙有财的吃苦耐劳和一副好身板,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三十岁光棍被破格提拔成了副班长。
能做军官的,除了从蓟州就跟着将军的老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有家有室的老实汉子,他能做个小军官完全就是因为他吃苦耐劳。
但事实上,他在军中一直都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混日子,做事勤恳也完全是怕被赶出流民军。
对于这个爹娘全饿死的老光棍来说,能每顿吃上两个杂粮窝窝头就很满足了。
不过让他干活可以,要他上战场那可就有点勉强了。
当今天晚上从林营将那里知道了军官会优先选入选锋连后,他差点当场辞掉自己的职务。
最后要不是营将说出战的人有赏赐,他肯定就那么干了。
揣着银子和装米的袋子,孙有财患得患失的跟着班长走回了他们班的帐篷。
步兵团的各处都发生着像这样的情况,被选入选锋连的人心中都在打鼓。
这次出战的三个选锋连都是精华,光是军官数量就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剩下的也都是各营的胆大健壮士卒。
卢裕之所以要组建选锋部队,也是为了锻炼这些军中骨干的常规实战能力。
以后他麾下的军队毕竟得八面出击,而他也不可能同时跟着所有部队用近代热武器破敌,所以将现在这些种子部队的战斗力培养出来就很有必要。
现在有他压阵,大军不可能会失败,所以可以放手去打去练。
只要多打几仗,建立了自信心,丰富了战斗经验,这些人就会成为合格的战士。
第二天天还没亮,选锋营就在卢裕的亲自带领下出发了。
和刚开始训练时不同,这次的武装行军虽然更加辛苦,但部队的队形却保持的比较好。
各队级单位能保证队内士兵不掉队,排级单位能保持排内士兵的队形大致齐整。
这种程度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的东国钢铁军队,但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步兵来说,光看队形就已经算得上精锐了。
这些将士刚加入流民军时还是骨瘦如柴,连人牙子都看不上。
现在经过卢裕大半个月的喂饭,他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初步恢复。
虽然依旧没几个能称得上壮汉,但健壮程度也和这个时代的普通平民差不多了。
这次选出来的人更是流民军中最精锐的一批,在体能方面大部分都超过了一般的明军营兵。
近卫骑兵方面依旧拉胯,这段时间的训练只是让他们能骑马跑起来,少数人能策马奔腾,但和能在马背上搏战正常骑兵相比依旧远远不如。
卢裕这次带着四个终结者出来,营中留守五个号,大营内有什么情况也能随时通过它们之间的特殊传讯报告给他。
上千人的流民军很快渡过马颊河北上,快速向着史家堡前进。
卢裕这回没有再亲自去侦查敌情,而是把哨探的任务交给了亲卫骑兵队。
总不能让他这个主帅天天充当斥候,这些家伙也该历练历练了。
反正有七号作为领队,他们的安全肯定能得到保证。
队伍从早上六点出发,中午十点左右到达四十里外的史家堡。
幸亏没带辎重,不然行军时间得翻倍。
大军在史家堡南边五里外落脚,各连的炊事班纷纷开始开始烧火做饭。
“星星个星星,传家几百年的豪强就是阔气!”驻马于堡门两里外的平整道路上,卢裕望着依山而建的巨大寨堡,心里不禁感叹。
附近百里基本上没有山坡,这史家能找到一块海拔百米还适合定居的石质山也不容易。
卢裕绕着堡寨转圈,同时拿着望远镜一通观察,心说这特么比普通县城都防备完善。
目测堡墙高四丈有余,包砖土墙周长六七里,墙下还有一条五米宽的活水护城河。
加上北面被挖筑成立体的五丈高包砖石质山围墙,这特么完全就一军事要塞。
流民军行军时的动静不小,史家一收到消息就把人全缩回了堡子里。
现在堡内警钟长鸣,墙上全是拿着各色武器,身穿平民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