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明正典刑与把控舆论  会审帝王:从崇祯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冒辟疆抬头看见崇祯后,很是一惊。

但他可不敢在崇祯面前,像在方以智面前那么说话,说什么不优待官绅的明季当亡之类的话。

冒辟疆现在只想活命,也就哀求着喊说:“陛下饶命啊!小生刚才只是一时气话,真的只是一时气话,还请您不要当真。”

“打死一条人命,还打伤一人,你现在给朕说,你刚才说他们是贱民只是一时气话,你觉得朕会信吗?”

崇祯质问道。

“这……”

冒辟疆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现在彷徨无措,内心惊恐不安。

“你一个生员就敢对百姓如此骄狂,可见我大明官绅们真是烂透了!‘爱民’二字早已被你们吞到狗肚子里去了!”

崇祯叱责后,就命道:“继续审问!”

李若琏便因此继续问着冒辟疆:“你是不是有喝令家奴捅死了一名叫曾小五的百姓,还有喝令家奴打折了一个名叫曾小六的人?”

冒辟疆不敢承认,他知道皇帝都表态了,自己若承认,肯定免不了被治罪,也就否认着说:“没有,真的没有!”

“非要我们将曾家的人带来与你呈堂对质吗,你别以为你不承认这件事就可以当作没发生。清河第六农兵大队有你是当天唯一过境之人的记录。”

李若琏说着就把烧红的烙铁抵近了冒辟疆的胯部:“不说的话,就烧烂你玩女人的器物!”

冒辟疆只觉得下面热烘烘的,一时紧张不已地说:“你们,你们这是刑讯逼供,是刑讯逼供!”

“对付你这样的人,不用点刑讯逼供怎么行。”

崇祯回了一句。

王录对此也没有异议,因为在这个时代,很难调查取证,程序正义很难做到,只能先保证结果正义。

不然很多案子都会成为悬案。

看看历史上有多少疑案就知道了。

李若琏直接将烧红的烙铁直接朝冒辟疆贴了上去。

“啊!”

冒辟疆顿时大叫起来,全是哆嗦如筛糠。

“说还是不说?”

李若琏在持烙铁的铁棍上加注着劲道,继续问着冒辟疆。

冒辟疆咬牙点头:“我说,我说!”

李若琏这才把烙铁取回。

冷汗直冒的冒辟疆控制不住的涕泗横流出来,道:“我是喝令家奴杀了曾小五,打了曾小六。”

冒辟疆是真的没想到自己就因为这件小事给落得个子孙根不保的下场,他内心此时非常悔恨,因为他还没对董小宛梳笼呢,如今那里就被烧了!

“动机?”

李若琏这时候问道。

“因为他们拒绝向我服役,我想给他们点颜色。”

冒辟疆回道。

李若琏又问道:“你可有役使百姓的官府传票?”

冒辟疆摇头:“没有。”

“那你有什么资格役使附近百姓?”

李若琏问道。

冒辟疆突然大声喝问着李若琏:“大家不都是这样干吗,你们锦衣卫难道不这样吗,抓几个老百姓做几顿饭,或搬运货物,这不是常有的事?”

“你胡说!”

因崇祯在这里,李若琏大声回驳了一句,道:“我们锦衣卫从不扰民!”

“让他在供词上签字。杀害与打伤朕的屯垦军,视人命如儿戏且不论,明显将朕也没瞧在眼里,着有司以大不敬之罪与杀人殴伤人罪,将其明正典刑!”

崇祯这时候淡淡地回了一句。

冒辟疆这里正因为李若琏否认锦衣卫也扰民而冷笑着,却突然听见崇祯要对他明正典刑,而猛地抬起了头,看向正在离开的崇祯。

明正典刑的意思是公开处以极刑。

而不是公开判决的意思。

所以,冒辟疆此时也就基于求生的本能,而忙喊道:“陛下!小生是复社四公子之一,于江南诸生中名望甚重,陛下真要诛小生而得罪江南诸生,留下千古骂名吗?!陛下,您还想不想要江南!”

崇祯站住了脚,转身看向了冒辟疆。

跟随崇祯一起来的王录这时候冷声问着冒辟疆:“你在要挟陛下?”

冒辟疆早就听闻如今大明首辅是陛下特简的一名叫王录的青年,但最是神秘,从未向通政司递过奏疏,也未在票拟上留下过自己的笔迹,甚至还从未见过除皇帝和吴王以及内阁诸大学士外的任何人,以致于无人知道其籍贯来历。

但冒辟疆现在倒没心思了解王录,因王录问自己,也就回道:“小生不敢!小生只是想让陛下明白一些,别一味听奸臣蛊惑,而做出自掘根基的事。陛下是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陛下这样做,就不怕天下士子皆站到流寇或建虏一边去吗,哪怕是太祖当年,那么铁腕,也得用读书人,难道陛下就觉得自己可以不用靠读书人?”

“读书人并不都会为了你冒辟疆去骂陛下,乃至背叛陛下,至于那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