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我敢亮出技术,不怕偷师  重生之芯片帝国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才投入,有几个负担得起?

而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光刻机,当时一台光刻机几千万美元到2亿美元不等。80年代啊这是。

成立于1987年的台机电,于1996年完成了流程创新:芯片方完成设计后,由他们按方案进行制造,这就是代工。

但目前,台机电只负责为世界著名企业进行代工,业务忙到顾不过来,就算毛董事长知道这事求上门去,区区一个市级企业,台机电还看不上眼。

赵诚却有杀手锏,如果台机电敢不接他的业务,那台机电的麻烦就会很大。

所以,当一切捋清后,董事长爽快地答应,和赵诚合作开发MP3,新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做MP3。

但在股权合作上,两人僵持不下。

分歧有三点:

一是赵诚技术合股,占多少股权?

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三是预留的股权激励。

华夏国的资本市场,才发展了区区五六年,很多企业家都不明白股市的奥秘。

毛剑涛董事长,甚至都没想过上市的事,他一直认为,有钱赚,自己进口袋就是了,干嘛分给别人?

毛董最开始的算盘,他占股51%,赵诚占股44%,其余5%,由其他股东占股。

毕竟,这个“其他股东”上,肯定由他掌控,到时邀请一个要好的老板入股,这样在股权上,他就将有压倒性优势。

但赵诚提出了另一个方案,股权分成四份,他和毛剑涛占股比例相同。

股权构成是这样的:

赵诚技术入股占46.5%;

毛剑涛资金包括实物入股占46.5%;

引进至少5名战略投资者,现金出资,总共占5%;

预留员工股权激励,总共占2%。这部分,一年后按员工贡献大小和重要程度,无偿奖励给员工。

也就是说,这个股权构成中,没有绝对控股股东,而是他和毛剑涛对等持股,拥有同等话语权。

毛剑涛对赵诚的方案表示无法理解,更难以接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