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观人之法  白狈长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般的修行中人,若想要窥探他人修为,唯一的路子便是观人华顶。

修行之人,皆为证那顶上三花而去,故而修行人的华顶气象,便是修为最直观的反应。

这种法子用在修为远低于自己的人身上,那是百试百灵,可若是修为往上走,尤其是同辈之间互相窥探,这种法门就往往不准了。

毕竟各路仙门,都多多少少有些隐匿修为的手段。

又好比眼前这中年人,楼毅观他华顶,那真是一丝气相也无,真像个凡人一般。

当然,在这偌大的修仙界里,总还有些善于占卜的奇人,窥探起他人来,可当一绝。

望气,观星,相术,抡算等诸多妙法,皆算在此范畴内。

不过这些都有莫大的学问在里边,大多数修行人一生为寿数奔走,哪会把功夫投在这绿豆芝麻里边。

就如同自己的前身,当年访道求了些望气与抡算之法,但到现在也就能迷迷糊糊卜个吉凶而已,观人那是指望不上的。

楼毅如今能觉察到这中年人的不俗,靠的还是第三条路子,也是他熟知的最后一种——观意。

意韵这种东西,甚是虚无缥缈,说它有便有,说它无便无。

但修行到了高深境界,修行人就会越发信任自己的灵觉。

就好比楼毅以人族道身看这白狈之躯,便总会觉得,这白狈身上有股自然深邃的意蕴,似与大道相亲。

细推起来,怕还是那广妙道根的缘故。

所以,这人之意蕴,往往不会空穴来风。

那中年人,也定然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回看这三路观人之术,以楼毅当下的眼界来论,可说是此道樊笼。

便是那些传闻中大名鼎鼎的照世窥真之宝,深究跟脚,也终在这三路之中。

说起照世窥真,听闻大虞太清观中,就有一方了不得的宝镜,名曰照世窥真镜,号称“朝元以下,万物窥真”。

要知道,在这大虞修仙界,证得顶上三花,便已是凤毛麟角,而五气朝元之境,几乎是早已绝迹的传说。

这宝镜敢以“朝元以下”立身,这底气也是大到没边了。

不过楼毅对此,倒是心下存疑,若是真有那良机,倒是要偷偷照上一照,看看广妙道根的意蕴,能不能瞒天过海。

想当年,前身头痛犯病之时,经常幻化人族修士混迹在大虞仙门之中,之所以从未出过岔子,便是托了广妙道根的福,寻常照妖之宝,根本窥不出它分毫底细。

那大道相亲之意,便是楼毅自己见了,恍惚间,也不禁联想到三花之上,五气朝元的道妙仙人。

“来咯!”

许老汉手脚倒是麻利,楼毅一杯茶还没喝完,面和烧肉就已经端了上了,还配送了两盒小料。

可楼毅眼神一扫,老脸马上就跨了下来。

这红烧肉黑不溜秋的,一看就不地道啊!

可转念一想,不过是街边小铺,有这一口吃的就不错了,苛求过多,反倒不美了。

于是摇了摇头,拿起了筷子。

可楼毅这副神情,却被一旁的许老汉看在眼里。

对于楼毅,许老汉称得上一声脸熟,但却从没见过这位先生走进他铺子里。

他刚被人夸了是大虞难得的美味,所以才故意停留了一会,想听听这先生的品评,哪晓得却看到这一脸嫌弃的做派。

许老汉顿时觉得老脸没地方搁了,要上去问个明白。

“这位先生,可是我这烧肉做得不合您口味?”

许老汉的神情倒是颇为诚恳,楼毅一琢磨,决定原原本本地说上一说。

只见他拿起竹筷,往烧肉的背面一戳。

“老先生,肉质太紧了,不够爽滑。”

“可能是沥水太久了,也可能是慢炖时的火候太过。”

许老汉见他还说起了所以然,于是强行压下了肝火。

楼毅自然有那眼力见,可还是把肚里的话说了下去:

“老先生,这烧肉的颜色也不对的,黑不溜秋的,哪里还能有胃口啊,一看就是收汁的时候...”

砰!

许老汉把桌子一拍,怒道:“哪家烧肉浇了酱油不是这个色儿?你这先生年纪也不小了,这是存心刁难小老头我啊?”

许老汉越说这气越不打一出来,朝着一旁角落里的中年人嚷嚷道:“洪小子,你来给老头我评评理,竟然有人说我烧肉的颜色倒胃口。”

那中年人楞了一下,显然不想掺和这些磨嘴皮子的事。

“这大清早刚出门做生意,就被人逮着数落一通,你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

许老汉气得脸红脖子粗,楼毅却头一抬看向他,浅笑了一声。

“要不,我亲自下厨给您做一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