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3章 长安朝堂的变化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3章长安朝堂的变化

代地与关中的景致颇有不同。

往往到了九月,夜里的气温逼近零度,次日清晨出门,枯草上往往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

要知道在长安,甚至到了九月末都有穿着单衣在集市闲逛的人,他们还会说自己被挤出了一身热汗,若是不那么顾忌他人眼光,更是光着膀子,将外面脱掉的衣裳搭在肩膀上。

代地山野间的树木,叶黄、叶枯、叶落,开始到结束的流程似乎只需要一刹那,往往快得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仿佛一场秋雨就把它们连带着树上的蝉鸣全部打了下来。

而且在代地的北边,已经是稀树草原的模样,只是大部分百姓按照千百年来的传统,依旧固执地选择在那并不肥沃的黄土地上耕作,但少数人因地制宜选择放牧,故而出现了更南方以及关中地带绝对看不见的成片牛羊。

陈洛最初来到代地的时候,对于这些与长安、楚地迥异的生活环境颇为不适应,加上刘乐不在身边,往往清晨衣服穿薄了,出门冻得一哆嗦,才急急忙忙回到屋里加上一件内衬。

现在他待了四年,对代地渐渐熟悉起来,知道一场秋雨一场寒,该在合适的时候添衣保暖、烤火驱冷、吃羊肉避寒。

反而长安在自己的记忆里没有那么清晰,在脑海里回想起来,通常带着一层灰蒙蒙的滤镜。

这几年中,陈洛收到长安的信件并不多。

在最开始来到代地的时候,倒时不时有人从长安写信来关心问候自己,四年过去,他回想一番,这几个月从长安写来的信件屈指可数。

唯数不多有印象的是张苍向自己抱怨,说地方上有官员开始与豪强勾结,案例还不止一起。

将封纸拆开,陈洛取出里面的信将。

不过它并非私人信件,而是官方的通告文书。

“天子欲临北地巡狩,需安排好招待事宜?”陈洛看完全文后,默默念道。

放下文书,他揉了揉下巴。

这是刘盈今岁第几次离开长安了?

记得年初的时候,刘盈就回沛县,在沛宫待了一阵,理由是思乡恋旧,欲与乡民同乐,还免除了沛县与隔壁丰县三年赋税,说让他们沐浴天子恩泽。

当时刘乐专门写信过来,对自己吐槽这事来着。

天子频繁离开京畿之地,并非什么好事。

不过陈洛很能理解刘盈的心态。

刘邦留下的安排确实没有什么毛病,在刘盈继位之初,各方势力在明面上都不敢轻举妄动,保持着平衡,朝堂运转没有出现任何毛病。

只不过再完美的体系,终究需要人来维持运转,其中“零件”的缺失,是需要安排合适的替补。

若是刘盈学会他阿父一半的权术,会玩平衡之道,那么这套体系长期维持下去,倒没有什么问题。

可他并没有那样的心术。

大汉十六年冬,舞阳侯樊哙于府中因病去世,太尉之位空缺。

他在担任太尉的一年多里,常因为卧病在家,而未上朝。

不过他上不上朝,管不管事,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太尉的位置,必须要有像樊哙这样的人来当。

刘邦留下的体系之中,功臣派和外戚派需要互相制衡。

樊哙乃战功封侯,又娶了吕雉的妹妹,因此他的身份在两边都会得到认可,位列三公之一,能够服众。

等到樊哙去世,接任太尉的人选在朝堂上经过好一番争论,没想到刘盈提议让吕产接任。

大部分朝臣齐声反对这项决议,让仗都没打过几次的毛头小子出任太尉,掌握大汉第二高的军事权力,不是开玩笑吗?

虽然有韩信这样的先例在,但韩信是韩信,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瓷的。

陈洛那段时间还在代国地方上的各个县城之间奔波,对于长安朝堂上具体发生的事宜,并不了解。

等他回到代城,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得知的乃是最后结果。

右丞相周勃重新回到太尉的位置上,宣齐国国相曹参回到长安,担任右丞相之位,而被提名太尉的吕产掌禁军南军,他的堂兄吕禄掌禁军北军。

长安朝堂上的人事变动出乎了陈洛预料。

前几步的动作,看似没有什么毛病,属于合理合规的调动,但是关于吕产和吕禄的任命,方才能看出关键。

要知道长安城内最主要的驻军就是禁军。

而且他们并不只是负责宫城,还需要在城外乃至整个京畿三辅进行巡逻,有必要的话,甚至会调动出去进行作战,刘邦亲征南越时,率领的主力就有禁军构成。

南北禁军的人数合计两万,称得上整个关中地区最为强悍的战力。

让周勃担任太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