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成了(两章合一)  我家直播间通古今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钱。现钱越多才会越敢下手多买东西不耽误她购物,要不然说实话,不至于这般急火火往外卖鱼敲面。

拢共累死累活才做出四十五斤面条。

“你等等。”吴掌柜追了出去,他郁闷极了,没想到这对祖孙俩真走了,不是为吓唬他而装腔作势。眼瞅着再不喊一句,人就要去下条街酒楼了。

“行行行,一百文,我认栽了,不知你多大年纪我叫声婶子。大婶子,哪有你这般谈生意的?一文不让,还整句不全卖我。我说句不好听的,这玉环面能不能好卖还两说,您这架势倒是足,还要去旁家。您出去打听打听,也就我们酒楼有些达官贵人是吃得起百八十文一碗面的,换个酒楼,他们有这种贵客吗?”

许老太一听要买了,转回头露处笑容奉承道:“所以我才直奔你家啊,不瞒掌柜的,我有老乡以前在悦来酒家做过大掌柜。”

“姓刘?”吴掌柜还真就认识刘老柱的大哥,前一阵他听说悦来酒楼的东家又想给人家请回来,但听说不知道在哪处带着儿子单干了,人家不回来了。

同为掌柜又是同行,他听说这个消息时还很替刘掌柜解气。

没得为悦来兢兢业业付出十几年,东家说辞就辞说请回就回来的。他们做掌柜的也是有自尊的。

“对,是他。

按理说一声或是凭借他的名头去悦来酒楼更好卖,有个认识人,不至于连煮面配菜和葱花盐巴柴火都要自己准备。

但我进城一打听,听说你这里映水堂才是响当当。

一路过来看你这里三层楼能推窗看江,江面还特意置办大船夏日可吃饭,哎呦,天暖和时,小风那么一吹,小菜小酒那么一喝,美得很。我就知晓你这里才是卖好东西的地方,来对酒楼了。”

许老太提起葱花柴火,让吴掌柜有点不好意思。

他不是小气,是隔几日就有自荐来“卖菜谱”的,谁来都用他灶房里的油盐调料和配菜试手,他供不起啊。这不是祸害玩嘛。

“我没想到你真有独家手艺。”

“理解。”人靠衣服马靠鞍,穿成这样看起来像吃不饱饭,能会做啥好饭。

许老太从筐里取出三十五份鱼敲面放在桌上。

她给起名叫玉环面,总不能直接就叫鱼敲,那是傻了很怕别人不知道这是鱼肉做的还要敲打成泥吗。

虽然尝尝就知道全是鱼肉做的,但是那也不能直来直往。她就给另起名许玉环,多好听。

许老太家的面条包装的也好,耐不住她孙女比较重视这些小细节。

不像大多数卖面条的人将所有面条摞在一起,用块布一包,黏连的乱七八糟,主要是她家也没有多余的白软布。

在没有塑料袋没有包装盒的情况下,许田芯根据直播间家人和奶奶所教,从村里各家收集出不少老丝瓜,用丝瓜瓤制成一块块圆形屉布,两块屉布缝合。

许田芯在缝合的时候,觉得外观上看像在缝两块方便面。

用这样的屉布中间包着一斤面条。

每一斤分成一份,便于取拿和存储。

在制作时,许田芯一口气顺手又做出不少蒸笼布,还用老丝瓜瓤做不少茶杯垫、汤锅垫以及丝瓜络刷碗布和搓澡布送给村里和奶奶交好的人家。

白得的丝瓜,总要给东西的。

许田芯想着即使村里人提供原料的情况下,她也不能白给大伙制作肥皂,目前她要靠这种小手艺卖钱。可是像蒸笼屉布等等小来小去的东西,她是很乐意白给大家制作,这叫有来有往。

而且自从制作香皂成功,许田芯甚至已经琢磨要将丝瓜络剪出各种形状,打算做透明的手工皂,将各种形状的丝瓜络藏于皂芯,看起来会很好看。

到那时,她会让奶奶将各种香皂再卖给青楼,这就会成为一个购买线。回头到府城再买些药材,她还要制作七白膏、红枣膏、七香嫩容散和护发的。

奶奶刚刚路上还要拽她去胭脂水粉铺子转一圈,说要将卖套钱给她买擦脸和抹头发的,她再次推辞,不是不想变美,而是不想买那么贵现成的。

因为美容方子,直播间家人们已经给复制到评论区,所以许田芯打算自己制作,这次进城就将原材料备齐,然后就用自己的脸、那两颗“痣”以及头发试验,这样的话真有效果,还能把美容膏和护发的甚至香口丸、身体乳通通卖给青楼。

可见,许田芯是真着急多挣钱。

许田芯知道破家值万贯,奶奶刚接手许家,要操持一大家子吃穿还要忙挣钱为温饱挣扎很难。

可是她等不及想买书,买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神农本草等书籍。不忍心手心向上朝奶奶要书籍这种奢侈品,更不想再麻烦直播间好心小姐姐在评论区帮她刷黄帝内经的经典语录,她想靠自己一点点积攒买书看。

历史上像孙思邈、葛洪、刘完素、朱丹溪等等医学名家都是自学成才。所以她相信自己只要书籍能供应得上,她本身又有多年的医学知识以及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