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牛羊往北赶,所有人在帐中蹲守,一旦明军甲骑前来,用弓箭面突!”
兀良哈营垒处,当哈剌兀骑马返回此处,他第一时间就是把牛羊往北赶,其次便命令在营兵马准备设伏。
他们忙活许久,大量牛羊被二百普通胡兵驱赶往北方而去,最后剩下一千二百多胡兵。
等待了一刻钟,脱鲁忽察儿也带着三千人抄近道返回了营垒。
在入营后,他立马就猜到了哈剌兀的意图,因此主动找到了哈剌兀。
“你是要设伏?我看那南兵不过几百人,需要把我调回来吗?”
脱鲁忽察儿询问哈剌兀,但此刻在大帐内坐着吃肉的哈剌兀却不着急,而是丢出一把小刀示意他来吃。
脱鲁忽察儿也没有着急得到答案,因为此刻的他确实因为翻山加奇袭哈达岭明军西营而饥饿疲惫。
他坐下吃起了肉,那哈剌兀也顺应解释道:“这次出来的是数百甲骑,不然我也不会召你回来。”
“数百甲骑?”脱鲁忽察儿愣了一下,紧接才颔首:“怪不得,不过就凭我们这点人,想要设伏数百甲骑也不容易。”
数百甲骑,这个概念或许不是特别清晰,但如果横向对比,这点数量可一点都不少。
能负甲者不一定能乘骑,能乘骑者不一定能负甲,即便能负甲骑射,也不一定能有载得动他们的马匹。
哪怕是兀良哈这种放牧马匹十数万的部落,却也因为豆料不足而不善养马,尤其是养军马。
正因如此,搜刮整个兀良哈,甲骑也不过四百余众罢了,即便算另外两部,也顶多凑出八百甲骑。
即便是哈剌温山脉西边的瓦剌和鞑靼,也不敢说能拉出万余甲骑,而明军甲骑更是只有几千。
这其中原因涉及经济,瓦剌和鞑靼有足够的马匹,但他们没有稳定的豆田来培育军马。
大明有足够的豆田,但他们没有足够的马匹。
兀良哈的问题和瓦剌、鞑靼一样,所以他们手中甲骑并不多。
正因如此,脱鲁忽察儿和哈剌兀才会对鸡西堡明军能拉出数百甲骑而惊讶。
数百甲骑,若是使用得当,那完全可以利用步卒凿开敌阵,在步卒掩护下于万军之中冲杀。
哪怕是辽东都司,能拉出的甲骑也不足千人,这很难不让脱鲁忽察儿让这批甲骑联想到辽东都司。
“没想到辽东那边居然把这么多甲骑放在吉林城,看来他们早就做好北征的打算了。”
“这次若不是我们先发制人,恐怕等肇州筑城成功,我们就得面临辽东和北平的围追堵截了。”
脱鲁忽察儿将甲骑的来源归到了辽东都司的身,毕竟他并不认为朱高煦能在这么短时间拉出那么多甲骑。
“所以设伏这支甲骑,足以重创辽东都司。”哈剌兀也不紧不慢的吃着肉,说着自己的想法。
对此,脱鲁忽察儿的面色也凝重起来:“需要我做什么?”
见他认真,哈剌兀也放下刀,擦了擦嘴:“你率甲兵埋伏他,一旦他阵脚不稳,我率甲骑横击,你带甲兵持枪将他们全歼!”
“好!”没有任何问题,脱鲁忽察儿直接答应下来。
闻言,哈剌兀也与他继续吃肉,享受起这战前的休整。
时间在流逝,一点一滴。
朱高煦也带人牵马步行缓步走了数里,时不时停下休整。
由于身处敌军回援路,他们没有人敢脱甲,只能这样缓慢的赶赴兀良哈营垒。
此刻的他们不知道哈达岭是否被攻陷,也不知道他们的踪迹是否暴露。
他们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果捣营无法成功,那不管哈达岭能否守住,渤海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只有捣营成功,焚毁兀良哈人的粮仓,放走牛羊马匹,兀良哈才会因为缺粮而撤退,吉林之围才能解除。
“加把劲,还有二里地。”
朱高煦对身边人招呼着,咬牙起身,继续牵马步行。
不知过去了多久,当他们前方的营垒火光越来越大时,朱高煦这才抬起了手:“准备绕营放火箭!”
“放火箭?”人群之中,许多兵卒面面相觑,一名百户官不安的作揖道:
“殿下,我们均为甲骑,马力不足,若是绕营放火箭,一旦马力耗尽,恐怕难以突围。”
“况且,我们不应该直取敌营吗?放火箭恐胡兵有所防备。”
百户官道出了所有人关心的一点,但朱高煦却沉声道:
“纵是你我也无法判断敌营之中有兵马几何,若是胡兵营中兵马甚众,你我身陷囹圄,又当如何?”
朱高煦并不知道哈剌兀在设伏,他担心的是早前撤离兀良哈营垒的那两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