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互联网的生态圈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对眼前这个二十出头的老乡,他却忽然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吧,没学过互联网,也不了解网络,却能凭借只言片语,就走出一条全新的路。

毕竟网络发展的这十几年,大家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所有人都如身在迷雾中,不走到哪一步,绝对看不见未来。

可现在,沈涛就像一阵风,给他吹开了眼前的迷雾,展现了一条康庄大道在他的眼前。

他知道这样一个概念如果真的实施下去,对互联网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甚至可以说将改变全球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方向。

那一刻他忽然生出一种想法,沈涛留在影视圈是真的屈才了。

他天生适合互联网。

“要不你来当公司的CEO怎么样?”

“什么?”

杨勃突然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刚刚还说得兴起的沈涛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不是在探讨豆瓣的发展方向吗,怎么突然就让自己去当CEO了。

不说自己会不会,可如果自己真的去了,那他干嘛去。

“我觉得你更适合互联网,比起你的投资,你刚才的一番话直接给豆瓣指明了一条路。一条最少领先十年的路。”

杨勃的话很诚恳。

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沈涛的这番话,豆瓣要自己走出来,最少需要十年。

而互联网要摸索总结出来最少需要5年。

互联网的闭环真正被提出来,是2012年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APP的窗口效应,逼着互联网企业不得不把想尽一切办法,把用户留在自己的APP里。

因此才有了所谓的互联网生态。

而后来的互联网+都是这一生态下的产物。

其实就是没有沈涛的提点,随着发展继续豆瓣也会生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

后世很多人喜欢为豆瓣惋惜,因为他在发展的关键时刻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原本他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最赚钱的产品,他可以做小红书、可以做猫眼、可以做网易云音乐、可以做起点、可以做抖音。

因为杨勃是最早在产品侧使用算法推荐的人,比张一鸣早多了。

但是就因为从PC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那三年,豆瓣的去中心化走的不成功。

把还没发展起来就分拆出去豆瓣FM、豆瓣阅读、豆瓣笔记、豆瓣电影、豆瓣小组、豆瓣同城、线上活动等十几个垂直App直接打散了。

就那一次,直接让豆瓣元气大伤。

虽然丢城失地,可最终还是保下了现在的规模。

但是如今因为沈涛的出现,因为他的生态概念的提出,让豆瓣的互联网生态打造足足早了6年时间。

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从书影音到生态体现的打造。

“CEO我就不当了,我也当不来,我觉得只在董事会当个股东挺好的。”

“如果下次融资你不踢我出局的话。”

沈涛说着还开了个玩笑。

对互联网他其实懂得真不多,也就因为提前看了十几年后的发展方向而已。

刚刚给杨勃说的那些,其实很多都是后来发展出来的。

他只是转述了自己的所见而已,真要让他去做,他可做不来。

可殊不知,正是这份先见,却是无数人走了无数的弯路摸索出来的。

“放心,只要你愿意,你永远是豆瓣最大的独立董事。”

PS:写在最后,我其实从来不玩豆瓣,但是因为查资料让我了解到了它的发展历程,没发展起来真的可惜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