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技术升级(3/3)  那年文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

徐刻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

当初他做《蜀山传》的时候,就来过这里考察维塔数字公司。

而他今天来这里的目的除了维塔数码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见另外一个业内大名鼎鼎的导演,卡梅隆。

《画皮》的2、3部,因为沈涛的要求,要做成3D的。

可现在的3D,更多是在后期追溯性地增加第三维度。

但是当得知卡梅隆正在拍摄的《潘朵拉》也是3D制作的。并且是拍摄过程中就采用的3D技术。

这对同样痴迷于技术的徐刻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因此,通过嘉禾的关系,徐刻拿到了进入《潘朵拉》拍摄现场的机会。

《潘朵拉》从2006年开始立项,2007年4月开始拍摄工作。

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内容的拍摄,剩下的也只有新西兰这边的一点点外景镜头了。

其实早在半年前,徐刻就想来片场看看了,可当时福克斯对整个拍摄过程都看得特别紧。

直到现在拍摄快完成了,才放他们来观摩。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什么,徐刻其实不难猜到。

主要还是担心技术泄密。

毕竟全球市场的每一次革新,都是一次大洗牌。

虽然没人知道卡梅隆的这部新片《潘朵拉》会不会再次创造奇迹,可福克斯还是给了他足够的尊重。

毕竟他可是拍出了《泰坦尼克号》的卡车司机。

“他们那個是摄像机是用的两台索尼F950相机拼接的。”

片场外,徐刻和蔡崇辉在很认真的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除了他们的虚拟数字技术,最让两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台由两台索尼相机改造的3D摄影机。

那是一台造型独特的摄像机,被固定在了一个长长的摇臂镜头。

设备上有一个摄像头水平安装,另一个则是垂直安装。

外形看上去,像是一个重叠的土字。

“这两台相机应该是通过分光镜拍摄的,一台用于拍摄左眼,另一台用于拍摄右眼。这样它们就可以从两个人的眼睛附近拍摄图像。在进行画面处理后,就能实现真实的3D效果。”

来之前,两人就翻阅过大量3D制作的资料。

知道要想拍出真正的3D画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拍摄过程中,就区分好左右眼。

只是因为目前没有真正的3D摄影机,因此要想达到3D效果只能像卡梅隆左右自己改造。

为了这台摄像机,卡梅隆和他的团队早在2003年就进行改进了。

只能为了这个项目,卡梅隆是真的倾尽了全力。

“这确实是个很好的设计,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个相机卖不卖~”

当看见那台3D摄像机的第一眼,徐刻就产生了亲自上去试一试的想法。

他是国内少有的敢创新的导演。

以前即便是在受到资金限制的年代,他也敢花大投资去拍《蜀山传》。

现在有着时代文化的资金支持,更能让他放开手去制作了。

他也想试试动作捕捉,也想用最新技术,拍出那个所有华夏人心中的仙侠世界。

据说卡梅隆拍这部《潘朵拉》,差不多百分之75的镜头都会用到动作捕捉。

真正需要实拍的不超过百分之25。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那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可他愿意也去试一试。

毕竟在中国人的理解里,修仙者都是生活在洞天福地的。

而那种洞天福地,都是需要特效才能实现的。

“我听说你们也想拍3D电影?”

剧组休息的间隙,卡梅隆和徐刻坐到了一起聊起了电影。

卡梅隆和徐刻一样,对技术有着深深的痴迷。

说起3D电影,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

“3D拍摄确实会很难,为了这台相机,我和我的团队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研究。”

“前后拍了长达几百小时的素材。”

“不过最终的结果,我们都非常满意,我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是划时代的。”

听着卡梅隆的侃侃而谈,徐刻虽然和蔡崇辉都没说什么,可却从对方眼中看见了一抹光。

毕竟这人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言语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想买这个摄影机看来很有戏。

其实为了这台Fusion3D摄影机,卡梅隆前前后后差不多投入了1200万。

并且大部分是他自己掏的腰包。

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后,他不止一次和别人兴高采烈地说起潘多拉星球,说起3D技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