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让他三尺又何妨(上)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赶超和于虹和这时代青年人都一样,成了家后就面临着住房的压力。

但是他比别人好的一点就是,他家的房屋周围空地还算比较大,因此可以在房山旁往外进行一下私下施工,扩出一个小偏厦子。

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没奈何碰到了一个不讲理的邻居,隔壁的邻居本来也想像孙家这样做,但是被孙赶超抢了先,因此便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只不过是几尺地的事情,但是却随着一次次的争吵,渐渐往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方向发展去了。

明天,是孙赶超准备和对方最后一次谈判的日子,他说这话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想让周秉昆能够以大诗人、大文学家的身份参加与会一次,看看能不能帮忙调解调解一下。

这种事古往今来都没少发生过,周秉昆想了想,便道:“赶超,我可以去看看,帮你参谋参谋,但是能不能成,我可不敢保证啊!”

赶超一把拉住他的手,感激道:“你能来帮忙壮壮声势也就算好了,哪有赖上你的意思,太感谢了秉昆!”

于虹也高兴的道:“改天咱俩请你吃饭,也让你大侄子看看大作家的叔叔是啥样啊,哈哈!”

底层人民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视的,如果周秉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也不会想着叫自己去,一旦知道了这层身份,便顺带着提出来了。

三人分了手,各自回家去。

郑娟在家正在复习功课,小周聪这段时间就住在了蔡晓光家,周蓉帮忙带着。

周蓉在亚麻厂的工作已经处在了半请假半上班的状态,厂里的领导知道她准备参加高考,心里也为她高兴。

亚麻厂的厂长是個中年女性,对年轻人求上进的决心和意志十分欣赏,因此规定周蓉只需要每周上三次班就可以,其余时间都可以在家复习功课。

到了这个时间点,耳目灵活的人都已经基本上了解到了高考恢复的势在必行,有些人已经提前做出了应对措施了。

蔡家的老头子已经撒手人寰,临终时唯一提出的要求就是让自己的姑娘蔡乐乐提前回城,并且给安排一个工作。

组织上考虑到老人家的贡献,便答应下来,眼下蔡乐乐已经办完了回城在家了。

别人都问蔡乐乐想去哪,她本来是文艺兵出身,能干的工作其实不少,但是小丫头一听说周秉昆在《大众文曲艺术》做编辑,哪也不想去了,就直接说也要去杂志社上班。

上头觉得有些为难,因为随着杂志的走红,尤其是出来了“景善”这个爆款,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杂志社已经成了甲三号楼里面的热门单位了。

很多有关系的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塞进来,马守常老当益壮,非常有原则的抵制住了这些不良风气。

进人是必然的,随着杂志社的影响扩大,规模势必也要扩大,只靠着邵敬文、白笑川、周秉昆三个人那是远远不够的,扩编势在必行。

但是谁能进来,谁进不来,马守常把权力下放给了三人组,他们自己把关,原则灵活,能力至上,只要能给杂志社作出重要贡献的,哪怕只是一个可能,那也可以进来。

可要是那种尸位素餐,准备进来混资历的,再大的关系,只要不能让马守常点头,那你也轻易别想进来。

蔡乐乐符合么?

答案是符合。

文艺兵出身的她,对文艺事业有着很敏锐的嗅觉,三人组对她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其表露出来的文艺工作者的能力,折服了白笑川。

原著剧情里,周秉昆是白笑川的徒弟,和他学习曲艺文化创作,眼下的周秉昆却自己成为了文抄大豪,他也没兴趣从事曲艺工作,或者说也不愿意抢白笑川的风头,那样容易激化三人组的矛盾,不利于团结。

若非如此考虑的话,白景善脑子里那些关于曲艺的后世作品,哪一个拿出来引不起轰动啊,非不能行,盖不愿行尔!

蔡乐乐的到来,无疑为白笑川提供了一个徒弟人选,俩人见天儿的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也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蔡乐乐进步的很快,来到杂志社之后,很快就发布了一篇曲艺创作文章,角度也很新奇,论的是芭蕾舞和传统曲艺的结合,白笑川看了后倍感新奇,便全文署名发布了,自己作为第二作者。

这篇文章引起了轰动,俩人师徒的名义也就坐实了,为了这事还专门请邵敬文和周秉昆吃了一顿饭呢。

那天,周秉昆还偷偷问蔡乐乐,是不是都把涂志强给忘了,蔡乐乐一跺脚扭头跑了,看那样子应该是忘不了。

狗日的强子,傻人有傻福啊!

……

第二天,周秉昆按照约定来到了孙赶超的家里。

打外面一看,确实是两家存在着面积争端,原本窗对着窗、门挨着门的两家,眼下已经肉眼可见的出了矛盾。

赶超听到动静,出来看是周秉昆到了,急忙领着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