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不是我们空穴来风,这部《菊与刀》已经到了不得不封禁的地步,不仅仅是影响到令侃,我看其中的内容,也于我们的政策大大不利。
包秉文这小子包藏祸心,的确是该好好惩治一番......”
宋美龄本来是很遵从大姐的意思,只不过她知道,这其中的一些辛密。
她明白宋霭龄和孔祥熙,并不是单单为了《菊与刀》影响到了孔令侃,而非要封禁这本书。
背后的利益纠葛宋美龄如何能够不明白。
可她终究有一个“国母”的名头,也不能够事事都向着自家人。
特别是...如今二人做得似乎也有些过火了,常凯申虽不想和曰本人作对,可还是有将曰本人作为一定假想敌的。
而且,宋美龄还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那便是二姐对于包秉文的维护,上一回正是她的斡旋,以及学界诸多学者的袒护,包国维才得以幸免于难。
所以,要想要处理包国维,也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也怪不得,这两个权势滔天之人,要在常凯申面前诉苦了。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也不能够将问题说个明白。
许久之后,本来一直沉默的常凯申终于发言了。
“好了。”
他有些低沉的嗓音发出,还是有些压迫感的,会客室里面顿时安静下来。
作为国府的实际掌权人,常凯申还是有一些威严的。
他呼出一口气说道:“令侃的教育,我们之后再议。”
“凯申...”宋霭龄还想要辩解什么,或许是说包国维的政治倾向问题等等。
却被常凯申给打断了。
后者摆摆手说道:“我派人查过,包秉文这个人老实的很,性格如他师父章太炎一般,他虽有一些出格言论,可目前来看还没有发现具体的政治倾向,这一点可以休矣了。”
常凯申下了论断,宋霭龄自也不便说什么了。
她虽厉害,可也不是慈禧,能够在背后架空前面的“小皇帝”。
“那这本书的封禁呢?我已经托人查过了,包秉文这本书可谓是包藏祸心,表面上看起来是学术作品,实际上乃是一种政治文学,其中倾向不言而喻,乃是想要煽动百姓对付曰本人,为了大局着想,如今应该是维稳,《菊与刀》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在一旁,孔祥熙思考了一会儿,出声说道。
处理不了包国维,处理一个《菊与刀》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近来这部作品,可是严重影响到了孔家的一些生意......以至于,明知道处理《菊与刀》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孔祥熙也非要将其处理掉不可。
常凯申明白对方的小心思,可他也并不会因此而处理孔祥熙。
一方面,孔祥熙乃是宋美龄的姐夫;另外一方面,孔祥熙还是常凯申的财神爷。
要不然,你当交给张学良的那几千万是如何筹集而来的?
难道靠常凯申的微操么?
而且,《菊与刀》的影响乃是实实在在的。
可饶是如此,常凯申还不得不谨慎。
因为他惊奇地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在杭城原本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
常凯申想要动他,也不得不好好思考一番。
所以他简单明了地说道。
“《菊与刀》是需要整改的,但也不能够轻易处理,我下午听了陈训恩的汇报之后,也想到了一个点,不能够草率的封禁包国维的作品,他如今的影响力非凡,处理他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免升起事端来。”
“难道就没有人能够治这小子?”
宋霭龄嚯地一下站起来,眼睛里面透露出凶恶,她似乎将孔令侃如今的一切改变,还有生意上的失利,全部都归结到包国维身上。
“冷静一些,冷静一些。”
孔祥熙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一边宽慰妻子说道。
常凯申倒也习惯了宋霭龄的这个脾性,他无奈地说道。
“如今最为关键的是,还是要看看国外的影响,若是这本《菊与刀》还能够像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一般,在国际上打出声望来,我们封禁这本书,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之前封禁《活着》这本书的场景,常凯申还历历在目。
作为一名优秀的“微操”大师,他又怎么会让自己在同样的问题上,失败两次呢?
即便是如今包国维再坏,他也不得不考虑起对方在国外的影响了。
特别是对方在美国的极大人气,常凯申还想着,能够依托对方,在美国获取支持呢,又怎么会贸然动他?
即便是不合宋霭龄以及孔祥熙的心意,可常凯申还是想着顾全大局的,
只不过他并不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