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大唐兵锋,所向无敌!  贞观公务员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在很早之前,他们放牧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因为草原之上,只能通过放牧来获取食物。”

“再后来,他们通过放牧,养出来的牛羊,卖到中原,换取物资。”

“他们也就有了布匹,也有了一些金器、银器,比如这铜鼎、银碗什么的,以及他们最需要的盐和茶叶。”

“因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就是牛羊肉,以至于身子看起来更为魁梧,其实多为虚胖,吃的肉类太多了。”

“茶叶的作用就是清火去油腻,喝了茶水之后,会感觉十分舒服。”

“这也是突厥人喜欢煮茶吃的原因。”

“在千年之后,有一个词语,叫做看不见的战争,指的就是贸易战。”

陈平安开始给李世民讲述什么是贸易战。

这里面的手段很多。

突厥人最需要中原的货物是盐和茶叶。

而突厥人手中有的货物是牛羊和牛羊的皮毛。

看起来,是对等的。

不过,大唐如今可以想办法,制作出来更多突厥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比如方便携带的敖包,比如高端的茶叶,比如高端的白盐,比如皮毛做成的帽子、衣服、鞋子、手套等。

当突厥对大唐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们手中拥有的大唐货币也会越来越多。

他们也就会越来越依赖于大唐,一旦离开了大唐,他们手中的货币不值钱,也没办法得到那么多的生活物资。

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会一落千丈。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一个贸易落差。

大唐通过通商、通婚、落户、迁户等手段,让突厥那边的人慢慢地迁徙到中原之地。

又或者是,用通商的手段,让他们放弃牧羊,加入大唐的丝绸之路,成为大唐丝绸之路上的商贾。

一代一代下去。

他们就没有了放牧的概念。

他们更喜欢这种倒买倒卖的经商手段,可以以此获得巨大的财富。

这不比放牧要好多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享受到了商贾的好处,谁还愿意去放牧啊。

总之。

想要治理突厥,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多到李世民都要进行选择,哪一些为主要手段,哪一些为次要手段。

“通商、通婚,建立道教、佛教、学堂,让他们接受道教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让他们接受佛门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让他们接受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有着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念头。”

“当道教、佛教和学堂进入了草原之地,他们的民智也就会得到提升,不会任由突厥部落族长们的统治,他们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思维,会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会有追求最美好生活的动力。”

“这时候,突厥的那些部落族长们想要一呼百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唐朝时期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一统。

那时候,突厥、回纥、契丹等外族人,都可以在大唐的朝堂上为官。

什么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尔、哥舒翰、契苾何力、藤原清和、崔致远、高仙芝、黑齿常之……。

可以说,大唐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帝国。

在没有了外部战争的情况下,这一时期的大唐,是真正的兴盛无比。

盛唐之兴,在历史长河中,也算是有着其独特的色彩。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犹如大唐这般,外族之人可入朝为官,甚至是成为大将军,执掌兵权。

这才算是真正贯彻了天下大同理念的王朝。

……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不久,陈卿建言,治国不可无规划,不立下一个长远目标,便是摸着石头过河,很有可能走错路。故此,陈卿提出了一个五年规划的提议。”

“以五年为限期,在这五年中,大唐要做哪一些事情,要能做出什么样的功绩。”

“贞观元年至贞观五年,大唐要修建拓宽几条官道,又要修建多少水渠,又要开垦出来多少良田,又要平定几个敌人。”

“这就是五年规划。以六部为主,九寺为辅,吏、户、工、兵、礼、刑六部要制定各自应该在这五年内所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做出多少功绩。”

“五年之后,也就是贞观五年进行汇总报告,还要接受御史台检验是否合格。”

“如此一来,也可防止官吏们生出懈怠之心,又或者是庸政懒政。”

“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瞄瞄你。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治国理政的。

五年规划?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