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李隆基的功过,意料之外的真凶!(8k)  贞观公务员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死士,在见到事不可为,李将军带着御前侍卫前来营救之后,有几人直接自刎而死,不留活口,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次,要调查平阳郡王近日的行踪和接触的人,看是否有异常之处。”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设立几个最有嫌疑的人,然后从他们的身上入手。”

“平阳郡王不贪恋权柄,一心都在将作监那边发明创造,一直都是与世无争。”

“所以,最有嫌疑的那些人,应该是觉得平阳郡王的存在,威胁到了他们,而如何威胁到他们呢?”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商讨一二了。”

戴胄点头称是,补充道:“我赞同李公的提议。不过,我认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刺客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这些可能是破案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消息泄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调查的细节自然不能泄露,而平阳郡王陈平安遇刺一事,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也都是义愤填膺。

表示要严惩凶手。

毕竟,陈平安这六年来的所作所为,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油墨、大唐邸报、琉璃、炒茶、海水晒盐等等。

这些可都是利国利民啊!

任何人如今吃上一口白盐,那都要感谢一下平阳郡王陈平安。

更不用说,如今的土豆也推广开来。

就是这一个土豆。

大唐天下万民都要感恩一辈子。

甚至是祖祖辈辈在吃到土豆的时候,都要感谢一下平阳郡王陈平安,感谢他带来了高产的土豆种子。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

他们决定先派出大理寺的精英密探,暗中调查刺客的来历和行踪;同时,刑部也会加强巡逻和盘查,确保朝廷的安全。

此外,他们还会向李世民禀报此事,请求李世民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夜渐深,书房内的灯火依旧明亮。

两位朝廷重臣的密议还在继续,毕竟,这件事情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国子监的学子们,甚至是都开始联名上书,请求彻查真凶,还平阳郡王一个公道,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读死书、死读书的读书轮,如今还被学子们封为圣人之言。

特别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言已经被学子们封为人生真理。

什么两手不沾阳春水,五谷不分,是非不辨等等,那也都是引人发醒啊!

陈平安虽然志不在文学,但是已经有了大儒之名!

有人甚至是把陈平安在大唐邸报上的所有言论都给抄录下来,编撰为一部《平安集》,也是被传遍士林之间呢。

戴胄深知此案非同小可,他亲自勘察现场,询问李君羡等御前侍卫,收集证据。

这些死士的来历也查不到。

就好像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他们七个人一样。

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没有见到过他们,这就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因为就算是他们从未在长安城生活,可是只要是进入长安城,就需要盘查,就需要登记造册,递上路引。

可是,戍守长安城的侍卫们也没有发现这几个人的路引,更不记得有这几个人。

这就说明,这七个刺客有过易容!

而如今还能给人易容的,是少之又少,几乎都要失传了。

能够找到这样的人。

其背后的真凶的身份就不简单。

然而,百密也有一疏。

戴胄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刺客使用的短弩、弓、箭矢、匕首、短刀的打铁手艺,并不是如今将作监的手法,也就是说,这些兵器,冶炼的手法应该是独有的。

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继续往下查了。

只要是找到会有这种打铁手法的人,就可以查出兵器的来源,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查到真凶。

戴胄、李道宗、魏徵等顺着这个线索,还真的找到了突破点。

这种打铁手艺,来自于前朝的将作监!

戴胄心中一动,想到隋朝虽已灭亡多年,但仍有不少余孽潜伏在民间,伺机而动。

他怀疑此案与隋朝余孽有关,于是决定从这一方向入手调查。

戴胄派出得力干将,暗中打探隋朝余孽的行踪。

经过数日努力,终于得到一条重要线索:隋朝余孽中有一人名叫杨十三郎,武艺高强,行踪诡秘,极有可能是此次刺杀的主谋。

戴胄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出马,捉拿杨十三郎。

他带领大理寺的精英不良人,秘密潜入杨十三郎的藏身之处。经过一番激战,终于将杨十三郎擒获。

戴胄将杨十三郎带回大理寺,严加审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