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毛骧哪敢说一句话?

“请圣上恩准!准许杨帆前往水师驻地!若不能说动南安侯,杨帆愿以死明志!”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杨帆一眼。

说实话,今天朱元璋是真的想杀了杨帆,这臭小子总是能轻易地惹怒他。

可朱元璋不得不承认,杨帆是良臣、能臣、诤臣!有杨帆在朱标身边,正好能弥补朱标过于仁善宽厚的心肠。

朱元璋毫不担心,在他百年之后,朱标会不会善待兄弟姐妹,善待臣子,他担心的是长子朱标,因为宽厚仁善,压不住手底下的臣子,担不起九州万方!

最终,朱元璋挥了挥手,道:“咱,准了!”

杨帆大喜过望,道:“臣遵旨!”

“去吧,办好了差事,给咱活着回来。”

杨帆与毛骧离开后,武英殿前就剩下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

父子二人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才说道:“标儿,咱修建凤阳中都,真的错了么?”

朱元璋对凤阳的执念很深,他想要返回家乡,回到那个生养他的地方去。

骨子里,朱皇帝还是个百姓,还是那个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朱重八。

当然,他的老婆只有一个马皇后,他的“孩子”,只有他的长子朱标。

在朱标面前,朱元璋卸下了伪装,问朱标更像是问他自己。

朱标轻声劝慰朱元璋,道:“父皇,建造凤阳中都,您的本意是好的,是凤阳那边的官员与监工中饱私囊,才苦了百姓,父皇您,无须自责。”

朱元璋长叹一声,道:“儿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百姓的苦,不落在皇帝头上,落在谁的头上?”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朱元璋从小生活贫困没读过书,但他绝非后世许多人印象里的大老粗。

他的学识是在一边打仗,一边在学习中积累出来的,学习能力惊人地强。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咱为何痛恨贪官污吏?为何要大力整治贪腐?因为那些人的贪会让百姓没有活路,让大明的根基动摇啊!”

他的声音格外沉重,“杨帆讲起中都工地内的场景的时候,你知道咱想起了什么吗?咱想起了元末时候百姓活不下去了的景象,那场景咱一辈子都忘不掉!”

说着,朱元璋指着远方,道:“在京城之外,咱看不到的地方,那些贪官污吏盘剥百姓,百姓别逼地没有活路,会干嘛?造反!你两个兄弟随便煽动一下,劳役就暴动,若天下都这样,江山焉能存续?”

朱元璋的话,好似重锤锤在了朱标的心头。

朱标重重地点了点头,道:“父皇,今天的话儿臣记住了!儿臣定严打贪官污吏,还百姓个朗朗乾坤!”

夕阳下,父子二人聊了很久,很久。

巢湖位于应天的西南,从应天到巢湖,不过一日左右的路程。

翌日晚间,巢湖水师提督俞通源,正拿着一封书信,来回在书房中踱步。

从正午到傍晚,俞通源就没有走出过书房。

正午时分,有人禀告,一位客人来拜访俞通源,给他带来了一位好友的来信。

俞通源本没有放在心上,等见了之后,那人才表明身份。

他是明教明教教主的使者,代明教教主送书信给俞通源。

俞通源鬼使神差地收了书信,命人带着使者下去休息。

信件中,明教教主先是与俞通源客气了一番,盛赞俞通源父亲俞廷玉,以及俞通源兄长俞通海。

当年俞廷玉父子三人追随朱元璋,三人屡立战功。

俞通海在至正二十七年的时候,进攻桃花坞之战身中流矢,伤势严重而亡,年仅三十八岁。

后朱元璋赠俞通海为光禄大夫,追封豫国公,配享太庙,由于俞通海没有子嗣,其官位由俞通源承袭。

待夸赞完俞廷玉父子,明教教主在信中又例数了朱元璋的刻薄寡恩,冷酷无情。

“昔年巢湖水师投奔朱元璋,如雪中送炭,侯爷父子三人、廖永忠兄弟二人,率水师鏖战长江,为朱元璋拓土开疆,劳苦功高,然天下大定,朱元璋卸磨杀驴,天下仅德庆侯一人贪财耶?

非也!朱元璋营造中都,贪墨之徒数不胜数!为何独惩治德庆侯?无非是认为,元朝覆灭,北元余孽龟缩北方,而水军无用,无用之兵为何要以金钱养之……”

明教教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俞通源,你若还死心塌地地跟着朱元璋,等他空出手来,一定会对付你的,廖永忠就是前车之鉴!

俞通源也在担心,自从廖永忠被斩首之后,他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

廖永忠祠堂里有免死铁券都被斩了,可见朱皇帝要杀谁,免死铁券挡不住。

廖永忠胆大包天放纵水师贩卖私盐,俞通源虽然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