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匠籍改革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元璋的眸子微微一凝,说道:“墨翟,你说的这些话,是谁教给你的?杨帆?”

朱元璋这一句话,给墨翟吓得满头大汗,双腿颤抖,道:“小人,小人……”

朱元璋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喝道:“你是不是觉得你们辽东军器局造出了洪武大炮,就能居功自傲,今日入京胁迫咱!”

墨翟快吓死了,一个劲地摇头,解释道:“不不,给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不敢。”

见墨翟已经没法好好说话,王图暗叹口气,站出来行礼:“陛下,下官有话要说!”

朱元璋瞥了王图一眼,冷笑:“好啊,你们辽东的一个个站出来,你也想要咱改匠籍制度?”

王图可比墨翟圆滑多了,道:“陛下,下官不敢,只是下官离开辽阳前,得杨大人托付书信,大人说,这书信待洪武大炮试射成功后,要下官颂念给陛下,给诸位大人听。”

朱元璋冷哼,“好啊,咱倒要听听他如何巧舌如簧的,王图你来念!”

“臣辽东总兵官杨帆,启奏陛下……”

杨帆这信件前面都是些客套话,后面才是干货。

“我大明灭元,承袭前元之匠籍制度,匠户身份父死子继,徭役永充,除非官府开恩放免,否则终身为匠,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匠户身份之世袭、固定,令匠籍百姓面上无光,受人歧视。”

“入匠籍之民户,因世代承袭,为了便于朝廷的勾补,朝廷规定不许分户,则匠籍百姓在法理上,在所获权利上皆有诸多限制。”

王图的声音中气十足,在场百官都可听到。

华盖殿大学士邵质闻言,道:“匠籍也是我大明的百姓,为了大明长治久安,匠籍永远传续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若直接除去匠籍,弊大于利。”

文渊阁大学士宋讷亦对王图道:“王图,你说的这些吾等都知道,何须赘述?”

王图不卑不亢,作揖后继续诵念:“两位大人莫急,在下还未读完,除此之外,我大明的匠籍百姓劳动环境极为恶劣,诸位都知道匠户有‘户不离局’的受罚,辛劳的时间很长。”

“匠户终身都要在官营的手工业中劳动,这天下匠户素来有‘每日绝早入局’,‘抵暮方散’是匠户工作的常态,而轮班匠需要一年或者五年一班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三个月。”

王图露出悲悯之色,说道:“轮班匠劳动无偿,要受工官把头的官职剥削,劳动繁重、收入微薄,匠户们的生活无以为继,怎么办?常常有匠户衣食不济,要典当子女来维持生活。”

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闻言,轻声说道:“杨大人信中所写之事,本官亦有所耳闻,不过,那都是前元的事情了,我大明这种事情应该很少吧?”

王图摇了摇头,说道:“吴大人,杨大人这些年走访了辽东的匠户,这匠户里面每十家就曾有一家典当子女的经历,也就是杨大人到任之后每个月会多给匠户家一些粮饷,这样的事情才少了,辽东之外,匠户家中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啊?

吴伯宗、吴沉等人都傻眼了,就是朱标、徐达等人也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这并不是吴伯宗、朱标等尸位素餐,而是他们的生活距离底层百姓太远了,尤其是匠户是边缘群体,被人轻视,他们更不会见到。

朱元璋的脸色从原本的不悦变成了凝重,又从凝重多了几分悲悯不忍。

“匠户除了要承担繁重的匠役之外,还需要承担税粮等徭役,这些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匠籍百姓苦不堪言,故臣托王图、墨师傅上京,进献洪武大炮,更进献臣之‘匠籍改革上书’,请陛下开恩恩准!”

从本质上讲,无论是元朝还是大明,对匠户的剥削一直存在,并延续了几百年。

朱元璋对这匠籍制度有所了解,不过,他可没有杨帆这般亲赴一线百姓,一个个走访调查看得明白。

匠籍百姓的生存状况,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朱皇帝望着王图,道:“王图,杨帆的匠籍改革上书你也一并念一念吧。”

王图面露难色,说道:“陛下,这匠籍改革上书字多,又有很多生僻字,下官……下官有的不认识。”

王图不行就由吴伯宗来代为诵念,吴伯宗学识渊博,将杨帆的匠籍改革上书完美地解读出来。

这匠籍改革上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提升匠籍百姓的社会地位,这匠籍世袭,不可更改,子亦不可考取功名。

杨帆的建议是,采取抽签制,即匠籍百姓的后代需至少有二人承袭匠籍。

满足二人之后,便在三个儿子里面到官府抽签,选拔一人脱离匠籍,获得自由身。

这样既能保证匠籍的延续,又给了百姓希望,同时还要允许匠籍百姓分户,使匠籍百姓的权利得以提升,改善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