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的开国伯就有一千五百两。
贾珍的开国子爵比贾赦少一半,也有八百两年俸。
这比如今的俸禄可多了好几倍,贾珍本来觉着很知足了。
但比起林丹这种只要一投降就有万两年俸的亲王,差距立马就出来了。
听到贾珍咂嘴,贾政看看他,你是不是贱得慌?
好好的开国子不想要,你想当俘虏?
贾珍叹道:“如今看到钱,我竟觉着爵位也就那样了。”
贾赦立马拱火:“要不你让出开国子爵给蓉哥儿,你去林丹手下,将来或许能混个侯爵。”
“那不行,祖宗传下来的爵位,比后来封赏的可宝贵。”贾珍立马摇头。
这时,贾敏话里有话道:“想这些,不如想想以新功晋升祖宗爵位,若能在珍哥儿手里,开国子爵晋升为开国侯爵甚至开国公爵,老贾家可算是祖宗显眼,子孙都成器了。”
这话题太沉重,贾赦贾珍果断不接。
说了一会子,贾母也困了,儿孙们便都去各自打发前半夜。
临走时,贾母再次告诫:“爵位改革不是儿戏,皇帝绝不会有多花钱养一群贵勋之理,只怕要废除一批贵勋爵位,你们可不要撞在刀口上面去。”
贾赦笑道:“当今天下,怕是再也没有比我们家更低调的贵勋了。”
又与贾敏笑道:“林如海如今深受皇恩,你却不问他能否恢复爵位?”
林如海家的爵位本来就跟前明的“世袭指挥使”差不多,如果爵位改革后能恢复,那也是按照新的爵位标准执行,林如海也算是给林家的祖宗争了一口气。
贾敏对此似乎不置可否,文臣要封爵,就算当了宰辅也未必能行。
林如海目前至少还没有入阁的能力。
于是她也笑道:“武烈王北伐东征,重新定李氏江山社稷,大哥怎么不跟上好争取个提升爵位的功劳?”
“你都没那本事,我要有那本事我成精了。”贾赦吐槽道,“想这个,还不如想一想祖先配享太庙之事,这个还比立新功容易些。”
按照太祖太宗所定规则,凡可配享太庙的开国功臣,其子孙爵位可在现有基础上升一级或不降等袭现有爵位。
如荣国公若能配享太庙,贾赦便可升开国侯爵,或者将开国伯传给贾琏。
当年历代肃王袭爵的时候,不降等袭爵就有这个祖宗遗训的功劳。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人家能打,若不然就算两代肃王已配享太祖太宗太庙,后面的三代肃王也很难以亲王爵袭爵。
但对贾赦的话,贾敏并不赞同。
回到自己和儿女的房子,贾敏与林妹妹说起这件事,林妹妹也当大舅公只是开玩笑。
贾敏却正色与儿女说:“若国本稳定,你父亲必可封侯。武烈王北伐东征乃是定天下之功,四海安定,便要文臣治天下。文臣治理地方或理顺中枢,首要在于忠诚。先成了忠臣,再有治理才能,皇帝岂会吝啬区区爵位。”
林妹妹质疑:“便是要封爵,只怕也未必封侯啊。若圣人改制成功,民爵侯爵与宗室镇国将军等同,这样的爵位岂能轻易授予?何况,下面还有伯子男三级爵位呢,不大可能直接封侯爵。”
“有时候,要树立榜样,皇帝拿出来的便多了些。不过得之为侥幸,不得乃本分,为臣子者,在地方安民教化,在中枢以身作则,强求反倒落了下乘。”贾敏看得很开,与儿女教道,“这些东西若强求之,往往不可得,反倒成了一种负担,不必勉强。”
小老弟完全不在乎,吃得饱穿得暖,每天让人家玩耍好,什么爵位不爵位的,要那个干什么?
这个有爵位,哪个有爵位,那他们能有欺负他们不眨眼的姐姐吗?
我有这个,还要爵位干嘛!
林家是不强求,可皇帝很着急。
贾敏猜得没错,新的爵位体系建立,便需要先确立榜样。
皇帝大半夜不睡觉,与张皇后道:“你说这个林如海,这个贾政,他们是不是忒不成器了?我好好的侯爵都给他们准备好了,可他们不立功啊。这个林如海,在扬州不敢动刀子,贾政去了一趟宁夏,竟然没想到劝说林丹赶紧死心塌地地归顺朝廷,他们是不努力,还是没那个想法?”
皇后莞尔,只看了眼皇帝写写画画的纸上第一个便是武烈,之后写了七八个亲王,二三十个郡王,不由心里吃惊。
武烈封号是头等封号,若李征封爵几个亲王几个郡王,每一个王爵前面都加上武烈封号,那光着俸禄,岂不是每年都得给他留下几十万两?
这合适吗?
皇帝叹气,他和太上皇正为此发愁呢。
才这么十几个二十个王爵,那才能给多少俸禄啊一年到头?
不给个三五百万两的年俸,西宫拿什么去养活几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