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看看萧何,将目光投向胡濙。
胡濙没有说话,和目光同样凝重的曹鼐对视一眼后,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马车。
六部政事,交由无官身的士子处置。
再想到那一批未经吏部的官员,两人眼中的忧虑渐浓。
先是商辂彭时,后是大批官员任命,现在又冒出个萧何,通通没有经过吏部。
陛下究竟想要做什么?
再这样下去,岂不是要将六部变为五部?
短暂的沉默后,胡濙沉声道:“敢问陛下,萧何官居何职?”
朱见深挠挠脸,刚想回车里询问,就听见刘邦淡淡道:“擢萧何为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话音未落,众人已经变了颜色。
再看向萧何,眼中有嫉妒、不满......更多是浓浓的敌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确实是无数文人士子最大的理想。
绝大多数官员,早在求学之时,就曾幻想过被皇帝一眼相中,从此之后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但当这样的人真正出现后,往往是这些人心中怨怼最多。
吾等寒窗苦读十数年,千辛万苦才得了个一官半职,又在官场上如履薄冰几十年,才有了今日。
凭什么你一个不到天命的小子,能一步登天走到吾等前头?
听到这话的大多数官员,都是这种想法。
特别是翰林院侍读、试讲之流,羡慕的牙都快咬碎了。
但胡濙等六部尚书,朝中重臣,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
今日要捏着鼻子认下此事,他日吏部、兵部将形同虚设。
到那时,朝臣升迁全凭皇帝好恶,大明就离倾覆不远了!
想到此处,胡濙立马大喝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妥,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曹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字字铿锵,“此乃取祸之道,还请陛下三思!”
随着这两位带头,马车周围哗啦啦跪下去一大片。
看到这一幕,朱见深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但想到刘邦的叮嘱,强撑着不露怯。
周昌目光一寒,忽然跳下马,紧握长枪,站在了马车旁,如刀般锋利的视线,在群臣中来回扫视。
陈平躲在众人后面,抱着双臂,一副看热闹的样子,实则目光一直在观察群臣的表情,暗暗记在心中。
作为当事人的萧何却平静如常,下马之后规矩站在马车边,脸上带着恭谨的笑容,没有一朝得志的狂妄,看起来就是个饱读诗书、风度翩翩的士子。
萧何如此做派,也引得群臣中不少人注意。
尤其是萧何眉目举止间淡淡的贵气,让人怀疑他会不会是某个名门望族的得意子弟。
胡濙说完之后看向萧何,见萧何朝他微笑致意,犹豫了下,也微微点头还礼。
他对萧何没有多少恶感,只是不想坏了朝廷的规矩。
如果萧何是科举出身,或是有品行高洁之士荐举,他不介意伸手拉萧何一把。
倘若萧何有真才实学,那就更好了。
想到这,胡濙心中暗暗多了几分愧疚,但很快便烟消云散。
今日之事,事关大明国祚,绝不能因一两人而让步!
要怪......就只能怪萧何走的不是正道。
此时,群臣的进谏声也渐渐平息,无数双眼睛盯着马车,等待着皇帝的回答。
片刻后,刘邦缓缓从马车中走出,背着双手,威严扫视群臣。
每一个被看到的大臣,都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看穿,忙低下头去,妄图掩饰心中那点龌龊的想法。
视线转了一圈,最后落到了胡濙身上。
胡濙没来由的心头一紧,想要开口缓解压力,但刘邦淡漠的声音先响起。
“一个翰林学士,就惹得你们搞出这副阵仗。
朕若是想要擢升他为六部尚书,你们是不是要撞死在朕的马车上?
这是要做什么?
逼宫么?!”
刘邦一声轻喝,吓得不少大臣心头一颤,忙跪伏在地,不敢再看马车一眼。
胡濙却大声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
臣等今日进谏,全是为大明着想,为陛下着想!
陛下,任人唯亲,自古便是祸乱之源。
前有中宗景龙年间,韦氏干政,多于侧门降黑敕斜封,以授人官爵,提拔亲信,以此排除异己,索贿纳财,致使朝纲不正,人人皆求幸进,致使国朝动荡,民不聊生。
后有前宋内降官,不经有司,官员任免升降皆由皇帝一言决之。
内戚、宫中,皆是谄媚邀功之徒,逢迎媚上,目无法纪,于国无益。
故每有内降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