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加大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入,他们挖人的冲击同样是很巨大的。
像光神和马斯克也造车,他们也在挖一些工程师走。
另外考虑到火箭运载技术发展在这短短两年内实现了飞跃,火箭发射成本大幅度降低。
换作以前,我们不可能会考虑通过光学卫星来增强自动驾驶算法。
因为那样做成本太高,只有吉利选择了那条技术路线。
光学卫星来增强自动驾驶当然是好的,数据多,你的模型准确度就更高,算法的智能化程度也就调教得更好。
现在百度开始卷这个赛道之后,我们不得不跟着一起卷。
就像特斯拉最早为什么坚持摄像头的自动驾驶算法路线,因为那时候激光雷达贵啊,那时候一颗激光雷达要一万多美元。
为了把成本降低,视觉自动驾驶算法是最经济的路线。
如果那个时候激光雷达只要两百美元的话,你看特斯拉选不选这个技术路线。
2014年的时候国家发文说要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了,那时候自动驾驶已经是个很成熟的概念了。
为什么那时候大家不做,因为成本高,现在成本被光甲航天打到了一万美元以内,发射单颗卫星,发射和卫星连带打包一起一万美元。
这么低,大家当然都想组网。
你们没看新闻吗?一些企业打算打造国产星链,在放话,电信和移动都纷纷表示要做国产星链。
因为有搞头,航天其实是很有前景的行业,过去成本太高,属于少数企业能玩得起的项目。
现在这个成本,大家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运用的。
我们招卫星工程师吗?当然招,右下角的链接挂着我们这次的招聘岗位。
不过我们首先招有经验的,其次才招应届毕业生。
我在光甲航天工作了两年,从事的卫星相关研究,能不能来蔚来工作?当然可以,欢迎,非常欢迎。
国内应该没有哪家想做自动驾驶的企业不欢迎光甲航天出身的工程师吧。
光甲航天的要来,我直接面试好吧。我亲自面试,简历发过来,我亲自面。
也不用担心什么竞业协议,蔚来帮你付违约金。
就是有一点可能会有点尴尬,那就是因为蔚来也是和光甲航天合作,我们招的航天领域的人才,会先去光甲航天工作学习半年左右。
我们马上要签战略合作协议,这是战略合作协议中的一部分。
你从光甲航天出来加入蔚来,然后又回去工作,心理上可能需要适应一下。”
别以为像李斌这样的企业家就不会亲自面试普通工程师。
像网易的丁磊,哪怕网易上市之后,对于所有公司内部采购审批,一万元以上的都要他亲自审核。
当时网易新闻的记者,想买一万元以上的相机,流程走到丁磊的时候,他拒绝了,大致意思是买五六千的就够了,为什么要买一万元以上的。
对于创业公司正处壮年的创始人来说,关键岗位的关键人选亲自面试再正常不过了。
像这种亲自直播的热潮,雷总自然不会错过。
没有哪个新能源车企的老板,流量比雷总玩的更明白。
“我们也在招人,小米也要构建自己的卫星网络。
我们招聘新闻都已经挂出来了,莪们招人就一个原则,有足够丰富经验的工程师。
小米给的待遇绝对够好。”
老实讲,小米的员工多少带点牛马性质,小米的员工从小米离职之后跳到其他公司,其他公司甚至都不好开工资,因为之前实在太低了。
以至于网友调侃,从米粉到米黑只需要到小米工作几年,就会迅速完成这样的转变。
不过小米汽车要比小米手机好得多,毕竟大家都在卷,你不开高工资招不到人。
“本质上来说,从L3到L4,在算力不出现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要想实现突破,光学卫星组网是最快的路径了。
现在的高清地图的精度在米级,而利用卫星拍摄实时地图,精度能够到厘米级。
考虑到日常驾驶中抗干扰能力的场景需要软硬件做优化和权衡的还是很多,抗干扰能力越差,对自动化驾驶的误判率就越高。
实时监控地面的卫星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源数据,避免自动驾驶算法做出错误决策。
之前因为成本,大家不这么做,现在大家这么做同样是出于成本考虑。”
......
国内新能源车企都在卷无人驾驶,国外车企同样想卷。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传统的本田丰田大众,大家都想卷。
但现在大家都面对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问题。
无人驾驶固然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