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实上,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阿史那贺鲁就开始叛乱,大唐平定阿史那贺鲁,直到显庆四年(659年)这才平定阿史那贺鲁,却随后又发生阿史那都支叛乱,
从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以后的二十多年内,安西其实一直在发生战争,根本就没有真正稳定过,就是因为大唐,只是名义上的控制安西,而非真正的控制。
造成这种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制度造成的,大唐打下安西的时候,只是把原本的各部首领,换一个名义,成为大唐某某州的刺史,或者都督,他们的首领,还是管理着自己的部众,那些部众,还是听他们首领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安西,论钦陵说话,比李贤这个大唐亲王好使。
李贤对焉耆都督府采取了废除,不设都督,因为焉耆虽然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可问题是,焉耆附近三块平原,仅五六十万亩地,被李贤三两下一分,就没有什么了,李贤也不打算设立都督府,而是准备设立焉耆县。
划归庭州治下,并且在焉耆新设立一个折冲府,驻地就焉耆。
在李贤将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王勃问道:“那安西都护府所辖四镇,就少了一镇!”
“焉耆不具备成为一镇的条件!”
李贤指着焉耆的地图道:“这里太小,单独设立一镇,行政级别与龟兹、疏勒、于阗平级,对于其他三镇来说,不公平!”
大唐虽然也有上县或中县下县的区域,现在的焉耆人口仅为中县级别,一个中县人口不足六千户,却享受着正四品都督府的级别,这本身就有问题,特别焉耆原都督的摇摆,让李贤感觉恶心。
王勃道:“可是这样以来,庭州就无法以天山作为分界线了……”
“我看行!”
金山都督、庭州刺史杜怀宝却非常高兴,唐朝是按照人口区分上州、中州和下州,而庭州虽然是上州级别,却并没有上州人口,要算其他各部人口,才有十万户。
此时的李贤在地图上轻轻一划,庭州从原本所辖的四县之地,即金满、蒲类、轮台以及北湾湖四县,增设焉耆县。
庭州也增加了北湾湖折冲一府,北湾湖折冲二府以及焉耆府,三个折冲府的兵马,同时也增加了四十八个巡防营的补充兵源。
焉耆折冲府的兵源问题,也成了李贤头疼的问题,现在焉耆非常惨,唐人太少,就连瘸子里面挑将军,也挑不出来一个折冲府。
李善看着李贤头疼,就问道:“大王,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各部中挑选青壮……”
“各部倒是有足够的青壮,可问题是,指挥他们就是一个问题,现在安西大大小小的部落足足上千人,语言有一百多种,如何解决沟通的问题?”
李贤苦笑道:“总不能打仗的时候,将军身边跟着一群翻译吧?再说了,他们的心也不在咱们这儿!”
李善想了想道:“那从少年俘虏中挑选一部分人,加以培训,少年学习快,只要让他们学会唐言,着唐装,那他们就愿意成为唐人!一个折冲府就是一百二十伙,伙长和副伙长就是二百四十人,加上二十四队,队正和副队正就是四十八人,旅帅。副旅帅二十人,外加十名校尉副校尉、录事参军、折冲都尉、副都尉,就是三百多人,如果再从大王亲事府调出三百人出来,一对一教,那也很快!”
现在的唐人,是一种荣耀,不像后世,某些牧羊犬以成为洋人为荣。
“那我们真要加快速度了!”
李贤道:“不仅要在焉耆折冲府里开设唐言培训,同时要把庭州州学和县学都建立起来,不仅要教导他们读书写字,如同当初在洛阳开设的蓝翔技术学院一样,教导他们技术,教导他们算学,教导他们管理庶务。”
李善露出难为情的神色:“可问题是,办学容易,老师太难找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当老师啊……”
“庭州刺史府、长史、司马、参军,书吏,也有一百多人,给他们每个人下任务,负责教一摊!”
李贤道:“干得好有赏!”
李贤的办法,那就是有钱。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这都不叫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