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 第一坛酒  我的重生2005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正夫休息了一会就来到了盘石山的酒厂。

现在的盘石山和黑石头已经看不到以前的一点模样,一排排红砖碧瓦的酒厂车间,一排排养猪场,并然有序的矗立在庙门山岭脚下,四周的围墙像一条卧睡在地上的盘龙,高高的大门,宽敞的停车场,翠绿的草坪绿化带,远处看来到不像是座酒厂,而是一座坐落的青山绿水间的庄园。

几个月前厂里订购的酿酒设备运到了场地,跟随而来的安装技术人员也一并到场,准备在短时间内安装好这些设备,只要安装完成酒厂就可以进行试运行了。

李正夫来到酒厂,看着一台台设备被固定在地上,一件件的零件被组装成一条条生产线,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欣喜和成就,这里和猪场就是自己忙碌几个月的东西,也是自己事业起步的基石。

在三河村,结婚、立房、搬家、开业要全村摆酒已经是村里约定俗成的风俗。

早早的,家公就让李正夫他们在村子里购买好了食材,两头猪,五只羊,还有其他的一些鸡、鸭、鹅、鱼、蔬菜等东西,就在酒厂的停车场里扯开来摆上了桌面。

今天掌厨的是村里的老师傅,老闻叔是村里的总席面师傅

中午12点,席面准时摆了起来,全村男女老幼齐齐出动,一道道刚出锅的菜被摆上了桌面。

等到家公一声“开吃”,小孩子们第一时间就抢占了几桌,大人们则有序地礼让村里的老人们坐下后,才各自找位子坐下。

席间推杯换盏,划拳走马好不热闹,一顿午饭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席间,乡亲们讨论的话题都围绕着李正夫以及李正夫建好的酒厂,还有对以后生活越来越好的向往,乡亲们的脸上不单单有了笑容,心里更有了希望。

摆过了席面,酒厂就算开业了,

明天就要开始酿酒了…………

清晨,李正夫站在半山平台的边上,看着山下,高高的锅炉冒着浓浓的白气,河谷酒厂已经开工了,在厂子里做工的村里人早早的来到酒厂上班。

酒厂的管理井然有序然有序,不得不说郭良国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以前他只是缺少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现在李正夫给他提供了这个平台。

话说回来,郭良国已经围着酒窖池转了无数遍的圈子,自从第一锅粮食上蒸酒器后他就没有停下来过,认真的检查每一道工序,手把手的指导工人操作,眼看就到要出成绩的时候了,他更不能有一丝懈怠。

看着酒液先是一滴一滴的流出接酒槽,渐渐的汇聚成一丝水线,最后变成小手指粗细的水流,郭良国开心的笑了,脸上的严然一扫而去,换成了一脸的喜笑颜开。

掏出的话就给李正夫打了过去,“老板,出酒了…!出酒了…!出酒了…!”心里的激动无以言表。

听到电话里郭良国说出酒了,李正夫撒丫子就往酒厂跑去,当来到一车间,看到郭良国等人都围着一个一米高的酒坛,看到李正夫过来大家都让开了个口子,云逸走近酒坛,看到里面已经装满了清亮的白酒。

拿起郭良国递过来的酒勺,打起一勺凑近鼻子,闻了闻,酒香味儿里还融和进了玉米特有的芬芳,光是闻闻就能让人迷恋上这个酒味,浅浅的嘬了一口,入口绵柔,酱味儿浓厚。

随后李正夫一口喝光了勺子里的酒,慢慢的感受,慢慢的回味,就像春日里徜徉在勃勃生机的原野,给人一种春意盎然,舒适,安逸,心灵剔透的奇妙旅程,其实就一辣味,刚出炉的酒玉米香的确有,其它的话全是凑字数,装逼用的。

在场的每个品尝了一下,李正夫在郭良国和两个工人的帮助下,用窖泥把坛口密封起来,这是盘石山酒厂所出第一坛酒。

出了一炉就会出第二炉“现在刚出来的酒在七十三度左右,现在是不能喝的,度数太高了,至于第一坛是兑好的。

七十三度的酒,你将它点燃之后,会烧的什么都没有。”

这酒酿出来之后一般的时候是不能兑水的。虽然,兑水之后当时的味道确实要好很多。

但是,这种酒不能放。本来酒是放得的越久越好喝,但是你兑水之后,放久了就会变味,喝的。时候是酸的,最主要的是李正夫酒要窖藏的。

如果你要卖给那些喝酒厉害的人,他们几天就喝光了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卖给那些存放的,就亏了良心了。”

粮食酒,在五十八度到六十度的时候,口感是最好的。

不过,这样一来产量就下降了,价格就要提高。

散酒,价格太高了就不会有人买。随着时间溜过,这个可以装千斤酒的大酒缸里面装了一半酒的时候。

只见郭良国拿来两个干净的白碗,随后在酒坛里面打出一提白酒倒进去。

而后,在两个碗里面倒来倒去。

“李老板看好了,这叫冲花。就是将酒快速的倒进另一个碗里的时候,上面会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