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25章 大宋税法该怎么改?(今晚依旧一更,8月9号补……)  北颂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寇季有信心在大宋商律和税律完善以后,使大宋的商税成倍数翻滚,所以他才敢在赵祯面前打包票说,稳赚不赔。

大宋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商业发达的王朝。

大宋也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扶持商业的王朝。

像是大宋的瓷器和丝绸等出口业,就是大宋重点扶持的商业。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宋拥有着较好的商业生存土壤。

在大宋现有的商业中,所能产生的税收达千万贯。

等以后大宋商业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延伸,不断向四周开始扩张以后,所产生的税收会更多。

所以,赵祯现在投资那点钱不算什么。

赵祯其实不懂商业,甚至大宋绝大多数官员都不懂商业。

别看他们各自府上都有庞大的生意。

那是他们家里人在经营,又或者是族人在经营,他们要么醉心政务,要么醉心于结交其他官员,根本没心思,也没那个想法去做生意。

所以他们不了解生意。

再加上商人社会地位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就更不愿意去了解。

他们宁愿多看一本书,也不愿意在商业上多看一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能传授赵祯商业经验和生意经的,只有寇季。

赵祯也只能从寇季口中了解一些商业经验和生意经。

所幸,大宋的商业虽然繁荣,可跟后世没办法相比。

大宋这种相对原始的商业,寇季勉强玩得转。

所以能传授给赵祯一些有用的经验。

赵祯听到了寇季直言稳赚不赔,忍不住问道:“若是咱们为了扑卖回收税的权力,必然得出高价,才能让那些地方上的豪门大户望而却步。

连他们都觉得会赔钱的事情,咱们怎么赚?”

寇季笑着将大宋收税的标准,以及收税的方式给赵祯讲了一番。

然后又将大宋所能产生的税额,预估了一个大致的数字报给了赵祯。

讲完一切以后,寇季笑问道:“既然我大宋每年能产生的商税税额多达千万贯,我们就算是为了收税权投出去八九百万贯,那也有得赚。”

赵祯听完了寇季一席话,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朝廷每年所征的商税仅仅在六百万贯左右,可大宋每年能产生的商税税额在千万贯往上。

那还是以前大宋地盘小的时候。

如今大宋地盘大了,开设的边市多了,货物多,做生意的人也多了。

可商税并没有看到什么显著的增长。

反倒是丁口税也就是农税在直线攀升。

按道理说,大宋的商税也应该出现一定的增长才对。

可赵祯通过户部的文书,并没有看到商税有显著的增长。

也就是说,朝廷每年有几百万贯,乃至上千万贯,被人吞了。

而且已经吞了几十年了。

那可都是朝廷的钱,他的钱。

他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寇季见赵祯脸色难看,就猜倒了赵祯的心思,他笑着道:“朝廷商税一直没有超过千万贯,主要就是朝廷将商税收税权扑卖了出去。

虽然朝廷省去了一定的麻烦,但是一部分的利益被那些豪门大户给得去了。

此外,那些豪门大户在掌控了商税收税权以后,就能对自家的生意加以照顾。

像是过税,他们就不用缴纳。

他们所居的地方的住税,他们也只需要缴纳一次。

甚至有些人干脆就不缴纳商税。

只要他们借着商税收税权,给自己出具交税的文书就行。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如此大的税额空缺。”

赵祯听完此话,咬牙道:“在我大宋拿下了辽地以后,朕以为我大宋已经到了盛世。可如今细细了解以后,才知道,我大宋依然是千疮百孔。

我大宋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君臣去做。”

说完这话,赵祯盯着寇季道:“商税的事情,朕不太懂。朕只知道,商税收税权,交给那些豪门大户,让他们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对百姓不利。

所以才有心整改商律和商税。

如今四哥提到,商税和商律中存在着漏洞,才给了那些人偷税漏税的可乘之机。

使得我大宋每一岁要损失数百万,乃至上千万贯的钱财。

四哥可有补救之法。”

寇季点头笑道:“自然有……以前不是时候,所以没跟官家多解释此事。原本想着等入朝以后动商税和商律的时候再跟官家解释此事。

如今出现了变故,那臣就先跟官家把此事讲明白。

此事要解决也不难,只要官家将收税的权力拿回来。

我们便可以对商律和商税做出调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