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 战神登场  病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戏文里杨家将满门忠烈,实际上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但只有老大杨延昭和老二杨延玉在军中服役,战死的只有杨延玉一人。

但种家却是戏文之外的“杨家将”,自种世衡筑青涧城创立种家军,八个儿子皆在军中服役,以种诂、种诊、种谔三人最为战功卓著,被时人称为“三种”,其中又以种谔最为出名,就是《水浒传》种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

此时种家老一辈垂垂老矣,而日后的西军大佬种师道现在还叫种建中,此时是一名地方官。

种家军青黄不接士气低落,短时间内无力再出征,其他各部军队在五路伐夏失败后也还没有恢复元气。

没关系,等吧,毕竟神宗才三十五周岁,等得起。

所以双方很默契地在西侧边境维持了相对的和平,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没有受到战火摧残的南端——兰州。

张宪表示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具体细节就不水字数了,总之就是臭脚李宪担得起一个名将之称,没给大宋丢人。

李秉常也在复位当年成功证实了自己的生育能力,在梁皇后的技术支持下,为西夏生下了下一位皇子。

时间过去两年,来到元丰八年,西夏大安十一年,这一年算是结结实实地死了几个重量级人物。

二月,梁乙埋死了,李秉常你先别高兴,继任国相的是你表哥梁乙逋。

把持朝政的由梁氏姐弟变成了梁氏姑侄。

三月,神宗死了。

三十七岁的壮年男性就这么病死了,如果不考虑阴谋论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家某种遗传性疾病,神宗生了十四个儿子有八个夭折,他父亲英宗也是三十五周岁英年早逝。

神宗其人,要总结的话,善良、敏感、有雄心。

对内改革新政,对外开疆拓土,实为雄主之相。虽然没能如愿灭掉西夏,但已经对其形成了半成品的包围圈,理论上来说灭国只是时间问题。

只可惜生了个傻×儿子,那个傻×儿子又生了两个傻×孙子,一手好牌让人家打了个春天,不然在历史上得个“中兴之主”的美名不成问题。

(主角:作者你是不是水文太多忘了我的身份,那好歹是我这辈子的爹,能不能尊重一下?)

总之他就是死了,临死前,这位一生致力变法的雄主把大权交给了支持旧党的高太后。

高太后并非不喜欢这个儿子,也不是故意跟新党作对,这纯粹是屁股问题,她的身份让她只能支持旧党。

像西夏一样的是,在宋朝,皇帝去世后新皇年幼,也将由太后临朝称制。

跟西夏不同的是,在宋朝,由于官员系统的严谨性,不会随意让外戚进入权力中枢,而历届掌权的太后也很有×数,在小皇帝成年后都会归还大权。

这就决定了掌权太后的一大要义——稳定。

咱娘们儿不是来干大事儿的,就是帮爷们儿家守住这个摊子,别砸了锅就成。

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立场天生亲近保守党而与变法革新对立。

所以她上台后启用司马光,司马光听到消息后,连饭都来不及咽就向高太皇太后建议“以母改子”,把神宗王安石君臣的新法废了,还主张把神宗抢的西夏地盘都还回去。

当然,这不是一天完成的,而是用了十年时间直到哲宗亲征,史称“元祐更化”,就不水字数讲了,总之一句话——全盘否定新法,包括新法执行期间获得的战争成果。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知道太后支持旧党,为什么还要把权力给她。

因为没办法,前边说了,神宗十四个孩子夭折了八个,活下来的最年长的就是赵煦,时年八周岁。

而他还有两个弟弟赵颢和赵頵,当时都是年富力强,重要的是这二位都是高太后所出,神宗的同母弟,论血统都有资格继承皇位。

如果坚持新法,难说高太后会不会废黜自己的孙子转立自己的儿子。

所以神宗想保证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自己努力一生的成果,向旧党低头。

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神宗最后应该是在病重之时被气死的。

今年另一个归西的重量级人物——

战争狂人梁太后。

如果向普通人人说“你妈死了”,那大概率会挨一拳头,但如果对李秉常说这句话,他肯定会高兴地蹦起来。

按照常理,他将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开始掌权了。

当他得到消息时,应该是很轻松的,因为舅舅和母亲这梁氏家族两大支柱在半年内先后病逝,尤其自己的母亲留下一个烂摊子。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孙子兵法·九地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合乎我的利益就动手,不合乎我的利益就要停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